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熱評
搜 索
四川長寧地震:預警系統引關注 民眾期盼預警科普
2019-06-19 14:51: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新社成都6月19日電(記者 徐楊禕) 四川長寧6.0級地震震後救援工作進入第3天,震區人員傷亡、房屋倒塌以及財產損失等情況備受關注。一個於11年前啟動研發的地震預警系統亦引發多方關注。

  『61、60、59……』2019年6月17日深夜,伴隨著倒計時的警報聲響徹成都市高新區上空。與此同時,與成都相隔200多公裡的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不少成都市民拍攝下了預警警報的實況視頻,傳至社交平臺;一些有關此次預警的手機終端截屏、電視畫面圖片等也陸續出現,讓民眾在關注地震救援的同時,將目光投向了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合建設的大陸地震預警網。

  地震預警是指在震中發生地震但還沒有對其周邊目標區域造成破壞前,利用無線電波比地震波傳播快速的原理,迅速向預警區域發出警告並采取措施的行動。根據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提供的數據表明,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人員傷亡比減少14%;如果為10秒,人員傷亡比減少39%;如果預警時間為20秒,可使人員傷亡比減少63%。

  此次長寧地震,大陸地震預警網通過手機、廣播、電視、微博等社交平臺、專用接收終端連接的『大喇叭』,提前10秒為距震中51公裡的宜賓市預警,提前18秒為距震中80公裡的瀘州市預警,提前61秒為四川省省會成都市預警。據不完全統計,共有四川、雲南等地的212所學校、成都市101個社區,以及醫院、成都鐵路局、電力、石化等機構、企業收到此次地震預警。

  『我們學校提前了12秒。』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書樓初級中學辦公室主任曾祥倫表示,17日深夜,學校315名住校學生在聽到預警警報後,按照平時演練的步驟,迅速從宿捨撤離至安全地帶。這所擁有600多名學生的農村鄉鎮初中,自2015年安裝地震預警終端以來,已接收到了很多次地震預警信息。『地震預警不僅讓學生們能有提前避險的時間,也提高了他們的安全意識。』曾祥倫說。

  在四川省樂山市人民醫院安全保衛部管理人員溫九林看來,地震預警系統起到提醒、避險作用,很大程度取決於是否對地震預警知識進行宣傳普及,並組織相應演練。『非常有必要加大宣傳培訓,讓職工、病人知道怎麼回事,怎麼有序撤離。』

  大陸地震預警網手機終端用戶潘家園也建議在推廣預警系統的同時,應加大對普通民眾的宣傳教育。這位家住24樓的小伙子說,『預警好是好,但要經過培訓,不然大家都一窩蜂地跑,容易出事情,應該加大後續的配套,比如預警知識宣講、逃生演練等。』潘家園在成都某樓盤擔任物業經理,他希望未來自己所服務的小區也能安裝地震預警終端,並由政府與物業一起對業主展開宣傳培訓。

  對此,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表示,該所通過宣傳冊、宣傳片、講座等形式進行科普教育,但一己之力影響有限,『社會的科普需要政府、社區、媒體、公眾共同努力。』王暾強調,科普之後還應開展演練,明白預警信息後需要知道怎麼應對,比如在預警時間內到就近安全地點避險、選擇合理的避險措施等,『老百姓收到地震預警都感到很正常,這纔是地震預警新常態。』

  截至目前,大陸地震預警網覆蓋面積達220萬平方公裡,覆蓋90%中國地震區人口。2018年5月以來,通過各地政府的依法授權,電視地震預警已延伸至四川德陽、宜賓等13個市州的79個區縣。手機終端用戶已有數百萬名,近幾日該應用程序在部分下載平臺的『工具』排行榜位列第一。(完)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