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  社會萬象—八卦
搜 索
頭部企業實習機會供不應求 有中介做起付費內推生意
2020-08-03 10:08:02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曲欣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正值暑期實習季,一份業內頂級企業的實習經歷無疑能為大學生的求職簡歷增色不少。因為疫情影響,一些遠程線上實習崗位也受到了學生群體青睞。

  不過,《工人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由於頭部企業的實習機會供不應求,在網上,一些中介機構或個人竟做起了付費內推實習的生意,甚至有賣家表示不直接實習也可以購買『實習經歷』。

  花5000元能在頭部券商遠程實習?

  記者在某二手交易平臺搜索『遠程實習』等關鍵詞發現,近兩周內發布的相關鏈接多達上百條,提供的實習機會多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投行、世界500強企業、國內知名互聯網公司等。

  在加了其中一位賣家的微信後,他向記者提供了多家單位遠程實習職位介紹的朋友圈截圖。賣家表示,他只是通過『個人對接渠道』獲得了這些信息。在記者表示對某個頭部券商的投行崗位感興趣後,他向記者介紹其中介價格為5000元,線上導師一對一帶教,實習時長大約為一個月,會有提前面試,保證offer,並且可以提供實習證明或者推薦信,可以先簽合同,或者先開證明。

  記者采訪業內人士了解到,頂級金融機構正規招聘的實習生名額往往供不應求,且偏向名校的財經類專業學生。一般高校的學生想要獲得此類實習機會,大多只能試試看能否靠師長朋友從內部推薦。

  2018年,因有網友曝光一份實習內推叫價數萬元,多家金融機構曾集體發聲明抵制付費內推行為,但金融行業付費內推仍然屢見不鮮。

  在一家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劉琳(化名)告訴記者,雖然公司表面上不允許,但還是有實習生為了獲得亮眼的實習經歷,通過付費內推的途徑進入公司實習。而公司招實習生的正規渠道一般都是通過官網發布、網絡申請,再經過簡歷篩選、面試,走人事手續後纔能正式開始實習。

  『也有一些手中有項目需要協助的同事會在朋友圈發招實習生的需求。』劉琳認為,一些中介可能是通過收集這些信息,轉而賣給尋找實習機會的學生群體。

  不實習也能『買項目經歷』?

  在網絡交易平臺上,記者還發現有一種『不實習也能買項目實習經歷』的情況。有發布遠程實習信息的賣家表示,自己就是某知名金融機構的員工,會親自帶實習生跟項目,做研究報告,跟一個項目的價格在6000元左右。還有一種『更為推薦』的選擇則是他直接把之前做過的項目資料分享給購買者用於包裝簡歷。

  『我會直接把項目裡可以用於簡歷包裝的部分梳理好,告訴你該看哪些材料,面試時會問到哪些問題。』賣家表示,這個過程大約只需要1~2周,收費為3500元一個項目。在溝通中,賣家也一直在推薦這種購買項目經歷的方式,表示直接跟項目,他對實習生的要求會很高,並且要等有沒有合適的項目。

  當記者詢問是否可以提供實習證明時,對方表示所在行業不會提供實習證明,主要收獲是可以提供一段能夠讓實習生寫入簡歷的經歷。

  付費遠程實習存在風險

  付費實習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學生在選擇遠程實習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陝西學高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晶對記者表示,付費內推實習是因市場需求產生的,目前屬於法律灰色地帶,很難直接定性。但網絡交易平臺上所發的實習機會很難審核其資質真實性,信息魚龍混雜,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發布虛假信息,實施詐騙。如果是用人單位員工繞開單位,與中介機構進行分成,有可能就侵犯了用人單位的經濟利益,嚴重的甚至構成犯罪。

  『售賣實習經歷屬於幫助他人弄虛作假,雖然不違法,但有悖職業道德。』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表示。

  劉晶則表示,付費買賣實習經歷雖然沒有明文的法律規定進行約束,但如果簽訂了所謂『實習服務協議』,也會因為違背公序良俗而無效。『這種違背職業道德的行為對於買賣雙方未來的職場之路都會造成潛在的風險。』

  針對遠程實習,在北京從事金融工作的楊女士告訴記者,金融行業的確會有一些遠程實習的情況,一般是協助導師做一些基礎性的研究工作或者資料整理。如果是名字比較響亮的頭部企業,可能對實習生在找工作時有一定幫助。『相較於實地實習,遠程實習往往未來不會有直接留用的機會,比較適合大二、大三或者研一這種離找工作還有一段時間的同學。』

責任編輯:宋蔚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