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高考分數的公布,高考志願填報也提上了日程。
6月23日,教育部發文部署進一步做好考生志願填報服務工作。一方面要求各地各高校進一步完善高考信息發布渠道和方式,為考生提供形式多樣的志願填報指導服務;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志願填報諮詢服務機構的監管和嚴肅查處,對存在誇大宣傳、虛假宣傳、收取高價諮詢費用的中介機構、網站、APP等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切實保障考生的權益。
毫無疑問,教育部此舉既有利於減少考生和家長對志願填報的擔懮和焦慮,起到了『指點迷津』的作用;又對一些虛假宣傳、違法違規的志願填報服務機構起到了震懾作用,可謂是一場『及時雨』。
寒窗苦讀多年,『一分不浪費』是考生、家長和學校的期待。但由於對各高校的不了解,在填報志願時,考生和家長們感覺力不從心、無從下手。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更科學地篩選高校信息,更穩妥地填報志願,他們把目光投向填報志願軟件和報考服務也情有可原。然而,社會上高價志願填報諮詢服務卻不那麼靠譜。
前不久,教育部就曾發布預警,要謹防『高價志願填報指導』詐騙陷阱,對其中漫天要價、『速成上崗』人員多、指導質量參差不齊、『規劃專家』極可能是利用課餘時間短期兼職的大學生等問題進行了提示。根據教育部發布的內容,目前沒有任何招生考試機構、高校與社會機構或個人開展高考志願填報指導的合作,切勿輕信所謂的『天價』志願填報指導服務。相關內容給考生和家長敲響了警鍾。
需要明確的是,高考制度年年有變化,沒有任何機構能百分之百把握得住。所謂志願填報指導,不過是服務機構利用家長盲目、焦慮的心理,制造噱頭,以此謀利。想要諮詢的心情能理解,但也需要考生和家長保持理性,擦亮雙眼,不能聽信虛假宣傳上當受騙,更不能把志願填報押注在所謂的志願填報服務機構上。同時,相關部門也需要盡快對那些明顯不合規的虛假宣傳行為進行整治。
說到底,高考志願填報因人而異。高考承載了太多人的希望,也是很多人改變命運的渠道,填報志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沒有任何志願是可以定義一生的,考研、就業、創業等眾多渠道,為每個人提供了多元化的發展空間。所以,考生和家長要保持平常心,減少焦慮,纔能不被志願填報諮詢服務機構忽悠。
更為關鍵的是,考生們要結合實際,選擇一所自己理想的大學、喜歡的專業,畢竟,任何機構都沒有本人更了解自己。
無論被哪所學校錄取,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快樂求學,不虛度光陰、不辜負韶華。
- 湖南衛視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協:將禁止武漢隊注冊新球員 怎麼回事?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