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下午,國新辦就『努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在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介紹,我國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體系。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場發布會,『努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提法備受關注。
會上,王蒙徽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解決人民群眾的住房問題,加快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是完善群眾基本住房需求的一個重要措施,要加快建立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其中,保障性租賃住房重點還是要解決人口淨流入的重點城市,主要是大中城市,特別是這些城市的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問題,現在正在抓緊推進。共有產權住房是由城市政府因地制宜,主要是幫助有一定經濟實力,買不起房子的居民能夠盡快改善居住條件。
王蒙徽表示,『十四五』期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以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為重點,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給,努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那麼,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還面臨哪些突出問題?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突出問題就是大城市年輕人和新市民的住房難、住房貴、住房差。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在會上曾解釋,根據有關調查顯示,現在在大城市有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是靠租房來解決住的問題,然而租金付得起的房子區位比較遠,區位比較好的租金又比較貴,這成為新市民、青年人買不起房和租不好房的一個現實困難。
倪鵬飛認為,大城市年輕人和新市民的住房難、住房貴、住房差問題之所以備受社會的強烈關注,不僅因為涉及數億的弱勢人口住有所居的問題,還因為這些問題對微觀家庭的就業、教育、生育等的消極影響,對宏觀經濟的調結構、保增長和防風險都具有重要影響。
『解決這一問題,無論從微觀上對億萬多大城市『青新市民』的住房、教育、生育和幸福,還是對宏觀經濟增長和社會安全穩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倪鵬飛如是說。
保障性租賃租房該如何定價?
專家建議:月租金上限可不超家庭月收入30%
對於大城市年輕人和新市民的住房難、住房貴、住房差如何解決?8月31日的這場發布會也釋放了強烈信號。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在發布會上介紹,國務院辦公廳6月24日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該《意見》堅持問題導向,主要是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在制度設計上突出了針對性、科學性、規范性和市場化。
在制度層面,《意見》針對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特點,明確保障標准,建築面積一般以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租金低於同地段、同品質的市場租賃住房租金,就是小戶型、低租金。准入條件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的情況來設定。
倪鵬飛認為,目前解決這一問題途徑已經比較清晰:主體是通過中央政府與城市政府保障支持,企業、社會多方參與,通過建、購等,匹配『青新市民』的具體情況,以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房兩種方式逐步解決。
倪鵬飛還表示,即便保障性租賃房也可能存在價格偏高的問題。針對這一情況,他建議不能簡單規定其價格低於同地段的市場價格,可以采取兩種定價方式:一是采取供給成本加成定價方式,即價格等於開發運營機構的成本加利潤。
二是采取需求預算約束定價方式,即價格(月租金或者月房貸)上限不高於租購住房所在區位就業家庭平均月收入30%。不管采取哪種方式,中間差價部分要由政府出資補貼給差額的供給方或者需求方。
- 湖南衛視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協:將禁止武漢隊注冊新球員 怎麼回事?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