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這長達數千公裡的槽脊,就是一段大氣長波,它的周期大約是3到5天左右,所以冬季冷空氣活動也因此具有一定規律性。冷空氣的周期和強度都會受槽脊強弱影響,所以如果某次冷空氣剛好趕上了周末,在下個周末又撞上新一股冷空氣,也是可能的。
如果我們將視角拉大,從這一段大氣長波,看它所處的整個西風帶環流,會發現:這些槽脊活動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各個地區一直上演著。

↑周末將影響我國的那股實力派冷空氣,就是圖中紅圈處的高空槽系統,它明顯『突出』,深槽意味著它引導下來的冷空氣也將更強。(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多數情況下,它們在西風帶裡自西向東移動,槽脊的波長越短,移動速度就越快,波長越長,移動速度就越慢,有時甚至還會停滯或倒退。
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何為『環球同此涼熱』。
隨著槽脊的移動,冷熱同時發生,只不過發生地不同。受其影響的北美洲、歐洲和亞洲各地便會出現『西邊日出東邊雨』的情形,回暖和降溫交替出現,且有時還呈現一定的周期規律性。
不過,在『極端天氣已成新常態』的當下,槽脊活動有了新特點——它們更容易出現大波動、大振幅,其表現就是不斷上演的大寒大暖的極端情況。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
- 俞敏洪回應『是胡適轉世』 這是個什麼梗?2021/11/19
- 倆老板因員工跳槽開豪車互撞 具體怎麼回事?20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