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館之寶』競爭激烈
上官婉兒墓志首次展出引發關注
如果要在陝西考古博物館的所有展陳中評出一個『鎮館之寶』,那恐怕是相當困難的。畢竟在這座博物館中,件件都是珍寶,競爭十分激烈,還有不少是人們只在新聞圖片或者鏡頭裡見過的,有待參觀者親眼得見。
比如劉家窪春秋芮國遺址出土的1件青銅小罐,殘留物為水、碳酸鈣和動物油脂,那是目前中國發現最早的男性面霜類化妝品;
比如首例經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書丹墓志『羅婉順墓志』,被譽為『墓志界』藝術價值的『天花板』;
再比如渠樹壕漢代磚室壁畫墓墓室頂部的星象圖,是我國考古首次發現的具有星形、星數、圖像、題名四要素的二十八星宿圖;
而上官婉兒墓志的首次展出也引發社會關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張博介紹:『這座唐昭容上官氏墓,屬於一個長斜坡墓道的單室磚券墓。發掘時,我們進行清理之後,在墓室裡發現了一些跡象。它的磚券已經遭到了破壞,天井也遭到了破壞。通過種種跡象,我們認為它很有可能遭到了有目的性的毀墓。非常難得的是,我們在甬道裡出土了一方墓志,清楚記載了上官婉兒的身份、經歷和最後的不幸遭遇。』
值得一提的是,館內還展出石?遺址出土的20多件石雕人頭,為中國首次發現。石?的立柱形的石雕像是一個雙面神的形象,兩面近橢圓形的石柱上刻了兩個非常豐滿的人面,縱目、闊嘴、長須。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陝西考古博物館館長孫周勇表示:『像這樣的石雕藝術品在中國早期的考古發現中非常少見,我們見到的僅僅是一些小型的陶塑或泥塑,或者玉器上的一些文刻。我們認為這種石雕的發現,可能代表了石?王國的英雄或者王的形象,它是一種信仰和觀念的傳遞,像這樣大體量的石柱,類似於圖騰柱的使用方式,體現了中國北方地區在距今4000年前後非常波瀾壯闊的發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