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圖片
搜 索
從炊事班到鄉間廚房 廣西『90後』退伍軍人用短視頻推廣家鄉美食
2022-08-01 09:45:02 來源:中新網  作者:李嬌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新網柳州7月31日電 題:從炊事班到鄉間廚房廣西『90後』退伍軍人用短視頻推廣家鄉美食

  作者 李嬌陽

  『當兵8年退伍返鄉,發現身邊的朋友都買房買車了,我還每天奔波在田間地頭,但也覺得很幸福……』7月30日,昵稱為『壯鄉三兄弟』的抖音賬號發布了一條制作酸筍炒紅薯苗的視頻,視頻主角韋文員在視頻簡介中寫道。

  韋文員的鄉間廚房建在廣西柳州市柳江區百朋鎮——一個擁有萬畝荷塘的地方,是中國最大的『雙季』蓮藕產區之一。韋文員在親手搭建的小木屋裡做菜時,抬眼便能望見成片的碧綠荷葉和層疊的遠山黛影。進入七月,蓮藕逐漸下市,鮮筍正當季,韋文員的菜譜『主角』便從蓮藕換成了竹筍。

  『近期的目標是嘗試做「竹筍的100種吃法」系列視頻。很多人因為螺螄粉而知道了酸筍,希望通過多種烹飪方法向大家介紹我們的竹筍。』韋文員說,最近,他的直播間從百朋鎮搬到了竹筍種植基地太陽村鎮,他和視頻制作團隊每天一大早便背著竹簍進到山間竹林裡挖筍。當被問到手腕上數道細小的血痕時,他笑說:『是剝筍葉時被刮到的。』

  在由幾個親戚朋友組成的短視頻制作團隊裡,韋文員主要負責出鏡和根據視頻主題構思菜品。制定菜譜、准備食材、下料烹飪……韋文員早已駕輕就熟,因為在他8年的軍旅生涯裡,有3年在炊事班度過。入伍前,他便在學校裡拿到了中級廚師證。

  2013年,19歲的韋文員在家人的支持下去到湖南衡陽,在空軍部隊裡一呆就是8年。8年裡,他先後擔任過警衛戰士、炊事員、班長等職務,退役後,不少戰友仍親切地稱呼他為『老班長』。每年,他只有一次假期能夠回家與家人團聚。『說句實在話,我真的很想家。』韋文員在他的第一條視頻裡說道。

  去年9月,韋文員復員返鄉,家鄉與他入伍之時相比,已經發生了諸多變化。『路修好了,荷花盛開的季節多了許多游客。』韋文員指著荷塘邊的水泥路說道。不變的是,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留下務農的多是50歲以上的老人,韋文員和他的團隊是他們落腳的村屯裡最年輕的農人,他們手上的『農具』除了鋤頭鏟子,還有手機和攝影機。

  『既然回到家鄉,就想為家鄉做些什麼。』韋文員表示,短視頻是向外傳播家鄉美食美景、幫助農戶增加收益的極佳方式。他們曾連續一星期在路旁邊擺攤邊直播,幫助當地農戶將滯銷的黑玉米賣空。也曾有廣東的粉絲被視頻中的美景所吸引,循跡而來。從3月開始,韋文員和他的團隊在抖音發布了近百條視頻,甘蔗、草莓、蓮藕等特色產品在韋文員手中被制作成美食,送到全國各地觀眾的手機屏幕上。

  起初,韋文員沒有告訴戰友們自己在家鄉做短視頻,後來其中一條短視頻獲得了較大的關注度,戰友們在手機上刷到了熟悉的『老班長』纔得知此事。『想踏踏實實地做,用實績說話。』韋文員表示,如何規劃退伍後的工作生活是每個人在部隊裡都要考慮的問題,一些戰友看完他的視頻也考慮往這個方向發展。

  『在部隊的時候就想過要做短視頻,但當時還沒有制作內容的方向。』韋文員回憶,從家鄉到部隊,再從部隊回到家鄉,眼前的萬畝荷塘給了他靈感。

  白天頭頂烈日驕陽乾活,晚上在只有風聲與蟲鳴的夜裡構思選題是韋文員如今的日常。與部隊生活相似的是,他在每天早上6點左右自然醒來,所有的娛樂生活只在一部手機裡。不過,韋文員覺得:『當過兵的人,最不怕的就是吃苦。』

  建軍節又到來,入伍季過後便是退伍季。返鄉之初,曾有人給韋文員拋出過『更好的選擇』,而回想起入伍的初衷,韋文員堅定道:『現在所做的事就是最好的選擇。』(完)

在廣西柳州市柳江區百朋鎮,隊友拍攝韋文員切菜畫面,制作家鄉美食視頻。 李嬌陽 攝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