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我的就業故事 | 江蘇海洋大學畢業生陳雁楓:把家鄉建設成別人向往的『詩和遠方』
2022-08-03 09:29:44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徐超

  編者按: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首次突破1000萬大關,受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今年畢業生就業之路格外曲折。2022屆畢業生是首批走入社會的『00後』,在克服困難中前進成了他們走上社會的第一課。與此同時,各地各部門也在千方百計為他們的就業拓寬渠道、保駕護航。希望在前方,如何借力各方援手順利突圍,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的就業之路?7月13日起,新華日報·交匯點推出『我的就業故事』專欄,聽2022屆大學畢業生講述他們不同尋常的求職經歷。

  交匯點訊8月1日下午,夏陽如火,記者見到陳雁楓時,他正跟著村乾部開展三棚整治入戶宣傳,帽沿壓得很低,額頭掛著汗珠。還未開口,陳雁楓先咧開嘴笑了起來,『這幾天太熱了,我都曬黑了好幾個色度』。

  2000年出生的陳雁楓是南通啟東市近海鎮協興港村人,今年6月,剛剛從江蘇海洋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其實早在4年前,陳雁楓踏入大學校門時,就暗暗確定了就業目標——學成之後,就回去建設家鄉。『我從小在農村長大,這幾年,村裡每年都有大變化。』陳雁楓告訴記者,與其四處尋找『詩與遠方』,不如把自己家鄉建設成別人向往的『詩與遠方』。

  然而,當陳雁楓試著把想法透露給父母時,卻遭到堅決反對,『辛辛苦苦掙錢把你送進大學,就是為了讓你跳「農門」,你怎麼想的,竟然還想回來?』

  轉眼到了畢業季。今年3月開始,同學們紛紛忙著投簡歷、找工作,陳雁楓的父母也三天兩頭打來電話:『兒啊,工作的事情自己上點心!』……在與老師商量後,陳雁楓決定一邊投簡歷,一邊做父母思想工作。

  兩個月投出去50份簡歷,有的石沈大海,有的通知他去面試的,還有的希望他直接去入職。但陳雁楓總感覺提不起勁,心裡七上八下,猶豫不定,『我還是想回家鄉試一試!』

  轉眼到了6月份,工作的事依然沒敲定。父母坐不住了,『兒子,馬上就畢業了,不能高不成低不就,好歹先找一份工作,總不能坐吃山空』。『現在家鄉發展勢頭很好,一年一個樣。農村也需要大學生,回去了,我肯定能派上用場。』陳雁楓又一次跟父母攤牌。

  父母被陳雁楓的堅持打動。

  回到村裡乾什麼?『年紀輕,有文化,何不到村委會試試?』片區村乾部王海燕的一番話,讓陳雁楓眼前一亮。去年,陳雁楓就利用寒暑假,協助村乾部開展房屋普查,對村乾部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年疫情期間,他又作為志願者參加卡口執勤,風吹日曬10多天,一個感受愈發強烈——農村需要『生力軍』。

  與此同時,陳雁楓聽到好消息:近海鎮鼓勵各村積極培養年輕後備力量,擴大儲備,改善基層乾部隊伍結構。機會就在眼前,陳雁楓既激動又緊張。

  『有同學邀請我到蘇州上班,待遇不低,被我婉拒了。』這幾天,陳雁楓已在村委會『見習』。『村裡懂電腦的不多,我學的就是計算機專業,可以幫助實現資料信息化管理。在村裡,我算高學歷,又是個男的,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日影漸漸西斜,但陽光依然火熱,說話間,陳雁楓的額頭不時有汗珠沁出。『就不怕以後曬得更黑?』記者問。『選擇了就不後悔。如果通過我們的雙手,把家鄉建設成為別人眼中的「詩和遠方」,不是件很酷、很時尚的事嗎?』陳雁楓說。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徐超 通訊員 黃欣美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