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昆明8月2日電(熊佳欣)『全國著名作家看雲南』系列文學采風活動1日在昆明啟動。2日,包括劉醒龍、關仁山、徐劍等多名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在內的18位著名作家開展座談,分享雲南風情,回顧雲南情緣,並前往西南聯大舊址采風,實地感悟西南聯大精神。
據悉,該活動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牽頭主抓,《小說選刊》、雲南日報報業集團等主辦,45位全國知名作家將陸續走進雲南,與雲南部分名作家一道,分別前往昆明、玉溪、紅河、昭通等地采風,用作家的視角、文藝的形式講述雲南故事。
參加活動的作家對雲南並不陌生,座談會上,他們或說風情、或憶往事,由衷稱贊雲南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有好山、好水、好的人文資源與歷史文化、紅色文化,也孕育了西南聯大這樣的教育奇跡。
上海大學教授、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譚旭東提出,雲南的多元文化之間存在諸多關聯,與生態環境、歷史背景等諸多因素相關,值得深入挖掘研究,或能為中華文明的研究提供寶貴啟示。同時,站在一個兒童文學研究者、寫作者的角度,他認為雲南也非常適合培育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開展兒童大教育探索。
『我作為雲南的兒子,對這片土地充滿感激。』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徐劍來自雲南昆明,曾於2019年前往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記錄當地的脫貧攻堅戰役,他坦言感受到『心靈的震撼』。徐劍表示,雲南文化有很強的包容性,體現在跨地域、多民族等方面,在這片熱土上孕育出來的文學,可以從雲貴高原向更高的地方邁進。
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劉醒龍曾多次到訪雲南,『每次到雲南來,都是一種享受。滇池、石林、玉龍雪山、虎跳峽……這些地方對我來說如數家珍,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劉醒龍看來,雲南最寶貴的不僅是秀美的自然風光與多樣的民族文化,還有西南聯大的家國情懷與奉獻精神,在當下重溫西南聯大歷史、重走西南聯大路能給人前行的巨大力量。
隨後,作家們走進雲南師范大學西南聯大舊址,坐在鐵皮棚教室中的『火腿椅』上,『沈浸式』體驗西南聯大師生的學習生活。《小說選刊》副主編顧建平表示,西南聯大的歷史所展現的是愛我故土的家國情懷、天下己任的奉獻精神、讀書救國的自強意識,是中華民族精神譜系中的瑰麗色塊。『馮友蘭先生以「貞下起元」預言中華民族歷經磨難必將復興,今天已經成為現實。』顧建平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