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築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代表委員履職故事|全國人大代表楊朝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法治中國建設
2024-02-21 08:40: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什麼樣的社區文化活動您願意帶著家人一起參加?』『優秀傳統文化如何進一步融入基層治理?』……這個春節假期,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楊朝明在家鄉山東曲阜,與街坊四鄰、社區網格員探討交流,為參加今年的全國兩會做准備。

  楊朝明今年62歲,曾任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長,2023年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努力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履職過程。『想在新時代發揮儒學積極作用,僅靠學者的力量還不夠,要讓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他說。

  深入調研後,楊朝明發現,隨著法院工作人員准入門檻的提昇,人員素質和能力均保持在較高水平,但是為了適應工作需要,法院系統內的培訓多圍繞政治輔導和業務開展,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專題教育輔導不足。

  『在建設法治中國的進程中,不僅要體現法律的威嚴和公平,還要體現法治的陽光和溫暖。司法人員在用法釋法的過程中,若能融入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傳統理念,就可以更好地以文化人。』楊朝明說。

  去年的全國兩會上,楊朝明建議法院系統提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教育力度,鼓勵司法人員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運用到日常工作中,建設『書香法院』,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注入傳統文化力量。該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和回應。

  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人民法院家事法庭庭長張克利對傳統文化的力量感觸頗深,他說:『在化解家庭糾紛時,我們不能只當「法律明白人」,得做到剛柔並濟、法理兼顧,通過親情感化、情理勸導等引導雙方換位思考,講仁愛、尚和合等傳統文化內涵為我們開展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橕。』

  近年來,該法庭多次開展傳統文化內部教育培訓,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的營養正在融入司法實踐。『通過專業化審理,在傳統文化指引下,尋求維護當事人權益的最佳契合點。不斷用文化涵養司法人員品質,助力法院文化建設。』張克利說。

  山東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齊魯大地持續煥發新活力。『通過司法實踐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是在傳承中推進文化創新的一種形式。』楊朝明說。

  2023年,山東推動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全省所有人民法庭、1.1萬家基層解紛組織接入調解平臺,滿足人民群眾多元解紛需求。推廣淄博法院『齊樂融融』、濟寧法院『和為貴』、威海法院『和合有威』等做法,把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幾天前,濰坊市濰城區於河街道三安子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劉桂書托朋友向楊朝明發出邀請:『我們村以前是個落後村,現在村風變好,優秀傳統文化入人心起到了很大作用。大伙兒圍繞移風易俗、孝老敬親等主題創作完成了百餘副楹聯,將文化藝術和街道景觀相結合,打造了楹聯一條街,歡迎您有空時來調研。』楊朝明欣然應允。

  『當一名合格的全國人大代表,需要多調研、多思考、多聽民意。』這是楊朝明履職以來的體會。他表示,將立足本職工作,發揮人大代表作用,讓文化力量助推法治建設,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綻放時代光彩。(記者張力元)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築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