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中國好人』姚寶熙離世:一根皮帶用18年 公益捐款千萬元
2024-06-19 09:29:55 來源:中新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新網金華6月18日電(錢晨菲 成超)6月17日16時07分,『中國好人』姚寶熙因病搶救無效與世長辭,享年89歲。姚寶熙曾於2021年獲得『中國好人』榮譽稱號,他省吃儉用、熱心公益讓很多人感動。

  一生撲在家鄉公益事業上

  姚寶熙出生在浙江蘭溪蘭江街道姚村的一個貧困家庭,從小他就刻苦學習,18歲那年,他以優異成績進入了蘭溪市第一中學,21歲他又考入西安石油學校。畢業後,他就被分配到石油工業部華東供應辦事處工作,先後又在上海、天津、北京等地工作,但姚寶熙一口鄉音至今沒改,滿腔鄉情還是不減。

  在上海工作時,姚寶熙從一個家鄉老友口中得知,蘭溪要成立慈善總會,老友問姚寶熙,要不要一起做,他二話沒說,一口就答應下來,第二天就向慈善總會捐贈了60萬元,這是他當時幾乎所有的積蓄。

  從這之後,姚寶熙就一直與慈善公益打交道。2004,姚寶熙以『木寸』的名字為蘭溪市老年宮建設捐款150萬元,之後又追加捐款至300多萬元,建造了一個高規格的老年文化活動中心。姚寶熙在蘭溪市慈善總會設立了『木寸』助學專項資金,每年以專項基金收益的5萬元用於資助蘭溪市第一中學特困生和品學兼優的學生,截至目前,這項活動已持續16年,資助學子達1088名。同時,姚寶熙在當地姚村也設立了30萬元的助學基金,用於幫助家庭貧困和學習優秀的學子,並在得知姚氏家廟要復建、資金缺口500餘萬元時,姚寶熙一人獨捐了400餘萬元用於修繕。

  大額捐款的背後,姚寶熙的生活很是節儉,有時在家裡喝點小酒,是1元錢一包的糯米料酒,鞋子是20元一雙的布鞋,衣服也是好幾年纔買一件……

  『我自己一根皮帶用了18年,已經打了不少補丁,但我更願意把這些年的積蓄都拿出來,為家鄉做些敬老助學的公益事業。生在這裡,長在這裡,總歸是要報恩的。』姚寶熙曾這樣說。

  其實,姚寶熙所做的這些事情,他很少跟外人提起,就連自己的家裡人,也是近幾年來纔知道的。『我父親對於家鄉有一份很深的感情,他每次回到蘭溪,就像魚回到水裡一樣,特別的親切和幸福。』姚寶熙的兒子說,在平時生活中,父親會跟他們說起,他向家鄉捐贈了一些錢,但具體投到哪裡、投了多少,他們也不知道。即使如此,家裡人都很支持他。

  2017年,姚寶熙被查出患有癌癥,之後,他的身體時好時壞。但他不曾跟外人說起自己的身體,只是一心撲在公益事業上。『我父親是一個不愛麻煩別人的人,什麼事情都喜歡自己做。在身後事上,他也希望一切從簡。』姚寶熙的女兒說,父親雖然沒有給他們留下很多物質財富,但卻留下許多令人贊許的精神財富。

  都想來送他最後一程

  在得知姚寶熙去世的消息後,他生前好友許康林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許康林就趕到了殯儀館,送姚寶熙最後一程。『我們兩個人是因為工作原因認識,初次見他,他待人很熱情。』許康林回憶,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他曾是蘭溪農藥廠的廠長。有一次,他和化肥廠的幾個領導去北京調劑設備大修需要的鋼材,因為知道蘭溪人姚寶熙在北京工作,就先找到了他。他非常熱情地接待家鄉人,還努力向上申請,幫助蘭溪企業解決難題。最終,他們拿到鋼材,順利完成了企業大修的工作。

  在這之後,許康林就與姚寶熙結下了深厚友誼,也經常通過書信、電話等方式進行聯系。同時,姚寶熙得知諸葛鎮橋頭朱村要修繕明清時期的祠堂,資金有缺口,姚寶熙就通過許康林向村裡捐款。『他每次捐款,都是不留名、不留姓,有很長一段時間,村裡都認為是我捐的款。』許康林表示,認識姚寶熙已有40年,從未見他西裝革履,也從未見他大魚大肉,他把自己所得的都獻給了故鄉蘭溪。

  『聽到姚老去世的消息後,我昨天晚上哭了好幾次。雖然一直知道姚老身體不好,可這一天依然來得太突然了。』在姚寶熙的靈堂前,『心舞』工作室負責人胡芳又一次失聲。她說,她與姚寶熙認識很多年,在她的印象中,姚寶熙一直都是那個和藹可親的老人,在公益事業上,奉獻了一生的財富。

  胡芳表示,在得知姚寶熙希望身後事簡辦,家人遵從遺囑不收禮金時,她第一時間向蘭溪慈善總會的『木寸』基金捐贈500元,希望用這種方式把姚寶熙的大愛傳承下去。

  在外游子,最牽掛的莫過於家鄉,而對於姚寶熙來說,那必定是姚村。『每次回蘭溪,他都要回姚村,看看他投資修繕的古建築。』姚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徐文強說,姚寶熙在村裡德高望重,為村裡建造祠堂投資巨額,大家都對他敬佩不已。在他的努力下,村裡的祠堂已經修繕好,還完成10多座古建築。『現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村裡很多村民和在外的鄉賢都說要來送他最後一程。』

  在追悼現場,還有很多社會人士前來追悼,他們中有的受到姚寶熙的幫助,有的跟姚寶熙只有一面之緣,也有人沒有見過姚寶熙,但被他的故事感動。他們都在感嘆,『中國好人』被病魔帶離了人世,但他的精神將永存於世。(完)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