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呼喚網絡文明。建設一個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的網絡空間,既是新時代網絡文明的題中之義,也是廣大網民的共同期待。
網聚加『宿』度,雲都向未來。4月7日,2024宿州網絡文明大會如期而至。一場大會,一次展示,一重觀察。展示的是『雲都』宿州主動站位、創新謀劃、統籌實施網絡文明建設的新成果;觀察的是皖北宿州以『網』為媒傳播新時代好聲音,以『網』為徑共享數字時代美好生活的新智慧。
堅持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文明興網,近年來,宿州市委網信辦不斷強化傳播主流價值觀,以網匯能,傳播向善之音,凝聚和合之力。
強化引領,傳播『好聲音』
錨定互聯網輿論主陣地,離不開思想引領。
組織理論創新宣講,壯大主流陣地,放大市屬新聞網站及新媒體平臺『領頭雁』效應,開設『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等專題專欄……2023年,宿州市結合全國兩會、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等重大主題,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持續開展『講述鄉村振興的故事』短視頻征集、『勇毅奮進新征程全面建設新宿州』短視頻征集、『我為營商環境獻一策』等系列網絡主題活動,以主流價值觀引領,講好宿州高質量發展好故事。
引領之下,『強音』響起。
『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萬水千山最美中國道路……』2023年,宿州市舉辦首屆『大地歌會』,一場場比賽,讓市民群眾度過了激情澎湃又美好難忘的時光,也成為群眾表達情感、唱響家鄉幸福生活的重要載體。
為期兩個月的賽事,共發布相關資訊及短視頻700餘條,前期初賽階段全程網絡直播賽事80餘場,觀看量近1000萬人次;決算現場直播在線觀看量達31.5萬人次,讓宿州『好聲音』的正能量,澎湃起『大流量』。
在靈璧縣,每年,一批又一批青少年走進靈璧縣博物館,聆聽百年黨史宣講,踐行愛國主義教育。『去年,到館內參觀的青少年超過14000人次,全年參觀學習10萬人次之多。』該館講解員溫馨介紹,該縣積極發揮博物館的平臺引領作用,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讓紅色教育走深走實。
發出『強音』,引起共鳴。近年來,一批批宿州好的網絡作品走出宿州,贏得好口碑。此前,由宿州市委網信辦推薦和組織主創的短視頻《我的電商扶貧路》《脫貧攻堅助力中國夢》《鄉村振興譜新篇》《曬曬你的幸福:巧手織夢》分別在安徽省委網信辦主辦的相關短視頻征集活動中獲得一、二、三等獎。
以網惠民,共繪『同心圓』
互聯網,一頭連著黨委政府,一頭牽著民情民意。近年來,宿州市持續用好用活『數字賦能』,做優做細基層服務,統籌推進基層網信工作形成『一盤棋』,促進基層各類服務能力不斷提昇,讓群眾可感、可觸、可及、可獲。
在碭山縣關帝廟鎮,老百姓遇到難事,只要打開微信『書記馬上辦』小程序,簡單輸入基本信息及訴求,後臺工作人員則將問題提交給鎮村書記進行調度辦理,專人專班緊盯群眾訴求限時辦結。該鎮黨委書記薛燕表示,群眾還可以在『書記馬上辦』平臺的『信箱留言』中提建議、謀發展,將自己對於產業發展、環境整治等方面的『金點子』直接反映給黨委政府,目前已收集群眾反映建議63項,研判實施57項。
與此同時,靈璧縣韋集鎮還創新開設以群眾的貼心人村乾部陳海艷命名的海艷熱線工作站,積極走訪群眾,傾聽群眾心聲,解決群眾訴求。同時利用好雪亮工程智防系統,以人員聚集點為監控中心,重點道路卡口為網點構建聯網共享的智能高清視頻監控系統,及時發現並收集尚未上網的社情民意和輿情風險點,協調處置解決。2023年,已累計辦結群眾訴求1萬件次,其中網上訴求230餘件次,實施社情民意調查訪問2萬餘人次。
解開民懮,繪出『同心圓』。宿州市以互聯網為媒,整合各類資源,探索『互聯網+公益』新模式。『哇,這本《唐詩三百首》我很久就想要了,沒想到這次城裡的叔叔阿姨捐給我了。』此前,在靈璧縣婁莊鎮司房學校,一位孩子接過們接過書籍後,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在宿州,像這樣的『我為農村孩子送本書』網絡公益活動已連續舉辦三期,截至目前已累計募捐圖書8.4萬餘冊,價值154萬餘元,捐助至72所農村中小學校。
此外,每年,宿州市還通過舉辦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暨『宿州好人』和學雷鋒志願服務優秀典型季度『雲發布』活動,讓道德模范、身邊好人事跡充盈網絡,共築積極向上的社會好氛圍。
借『網』成勢,築起『致富路』
走進碭山縣安徽龍潤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一張大屏,就能看到600畝梨園實時長勢。
『我們依托數字化建設,打造產業互聯網數字化體系,通過物聯網和大數據的結合,建立產業互聯網平臺,推進碭山酥梨及水果產業標准化種植、初深加工、物流運輸、市場銷售等環節的數字化改造。』公司辦公室主任趙宇字介紹,公司還推出『龍潤堂雲上梨園』系統,通過開發『互聯網+梨樹認養+旅游』融合項目,讓消費者可以實時溯源農事生產、享受悠閑親子時光。
借助互聯網風口,近年來,宿州市積極利用數字技術實現鄉村產業數字化,使數字技術成為推進產業數字化的核心力量,為鄉村產業振興帶來新的動力與活力,全面賦能鄉村振興全。
走進關帝廟鎮黃屯村,一排排新建大棚裡,西瓜等各式蔬果長勢良好。而在村裡電商直播間,酥梨、秋梨膏、梨膏糖、乾菌菇等各類本地產的優質農產品正通過一根網線賣向全國。『我們注冊了「屯生」商標,通過「新媒體+電商」模式,更多的人知道了關帝廟鎮黃屯村,也通過直播帶貨,使得碭山優質的農產品暢銷全國。』該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劉國慶介紹。
借助電商直播,『小屏幕』打開大市場。
『有了電商直播,我們農場的土雞蛋銷售量猛增,養殖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日前,在靈璧縣韋集鎮三毛農場,農場負責人正通過一臺手機與全國各地的買主互動。一張張訂單『飛』來的同時,農場工作人員則馬不停蹄地忙著配貨。2023年,韋集鎮累計培訓網絡直播人員150餘人次,通過直播帶貨團隊抱團發展,推動農產品走上網絡,助農增收淨利潤700萬元以上。
數據顯示,僅2023年,宿州市商務部門主動參與開展直播帶貨等產銷對接活動20場,通過電商渠道主動銷售脫貧地區農副產品1058.23餘萬元。
為促進電商發展,宿州市印發了《宿州市促進商務經濟高質量發展若乾扶持政策》等政策文件,及時兌現2023年度省級農村電商項目及省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和示范園區資金238.93萬元。
向『網』而行,因『網』而興,打造蘇魯豫省際毗鄰區域新興中心城市,宿州步履鏗鏘,行穩致遠。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