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中國好人』姚寶熙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社會各界人士含淚送別
2024-06-22 09:26:34 來源:中新網  作者:

  中新網金華6月21日電(錢晨菲 成超 童茜)21日,『中國好人』姚寶熙老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在其家鄉浙江金華蘭溪舉行。社會各界人士自發前去,送姚寶熙最後一程。

  姚寶熙,1935年10月出生在蘭溪蘭江街道姚村,蘭溪市第一中學(下稱『蘭一中』)畢業後考入石油工業部西安石油學校(今西安石油大學),畢業後分配到石油工業部華東供應辦事處,先後在上海、天津、北京等地工作。

  雖出走半生,但他從來沒有忘記家鄉,從2004年開始化名『木寸』,傾盡畢生積蓄,為蘭溪及姚村的公益事業累計捐款1500萬元。

  當日,為了送姚寶熙最後一程,許多人從全國各地趕來。他們中,有白發蒼蒼的老人,是姚寶熙的生前好友、同事;也有『80後』『90後』『00後』,是曾受他幫助的學生和後輩。

  蘭一中高二學生趙雅慧曾在高一時獲得『木寸』獎助學金。今天,她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下參加告別儀式。『姚爺爺自己省吃儉用,無私幫助了許多學生,甘於奉獻。今天來就是向姚爺爺表達我們的敬意。』她表示,自己將繼續努力奮斗,用所學知識回報家鄉。

  據悉,姚寶熙在蘭溪市慈善總會設立了『木寸』助學專項基金,每年以專項基金收益的5萬元用於資助蘭一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品學兼優的學生。截至目前,這項活動已持續16年,資助學子達1088名。

  今年70歲的洪素琴與姚寶熙相識40多年,兩人年輕時都曾在北京工作。回憶起相處時的場景,她淚眼婆娑。洪素琴說,『回想起他的樣子,腦海中出現的就是一位朴實的老人。年輕時他就很豪爽,有需要找他幫忙,他一定盡力而為。退休後,他心裡裝的都是家鄉的人和事,和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很知足」。』

  朱春山、朱曉嵐父女二人代表當地諸葛鎮厚倫村來送姚寶熙。2001年前後,姚寶熙匿名捐款20萬元,用於修繕該村橋頭朱自然村的古建築。村民找了他十多年,後來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纔得知捐款人就是姚寶熙。『姚老是一個平凡的人,卻因平凡而偉大。』朱春山說。

  『姚老的行為很好地詮釋了「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這句話,讓我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朱曉嵐表示。

  『今天來送姚老最後一程,他對我們姚村的貢獻太大了。他出資修繕了村裡的祠堂和古建築,每年重陽節都會給老人送長壽面、紅包,姚村人不會忘記他。』姚村村民姚錫良說。據悉,為了悼念姚寶熙,姚村還特意在村慈善文化園設立了一個追思點。開設的第一天,就有數百名村民前去悼念。

  面對親朋好友和社會各界人士前來悼念,姚寶熙的兒子也十分感動。他說:『父親在蘭溪生活的這段時間,得到了許多人的關心和照顧,現在他雖然離開了,但木寸精神會繼續傳承下去。』(完)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