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浙江常山貢面香飄千年:吃過夏至面 一天短一線
2024-06-22 09:27:26 來源:中新網  作者:

  中新社衢州6月21日電 題:浙江常山貢面香飄千年: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

  作者 董易鑫

  古往今來,中國面館生意最紅火的日子當屬每年的夏至。

  『趁著天氣好,剛做了兩架貢面曬上。』6月21日,常山貢面非遺文化體驗館館長劉峰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接受采訪時說。

  中國諺語有言:『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夏至與面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今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意味著夏至之後白天逐漸變短。面條作為食物中『最長』的代表,與夏至這一天『不謀而合』,再加上夏至前後正是小麥新粉上市之時,來一碗面條既象征著對季節變換的認可,也慶祝小麥的豐收。

  常山貢面又稱索面,是一種擁有悠久歷史的地方特色食品,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咸亨年間,至今已有約1350年的制作歷史。明代嘉靖年間,常山貢面被御賜為『銀絲貢面』,並作為貢品進獻給朝廷,每年可達數百擔,足見其聲譽和品質。

  『常山貢面的制作工藝非常講究,采用純手工方式,要經歷揉粉、開條、打條、上筷、上架、拉面、盤面等多道工序。這種面食以潔白如銀、細如絲線而著稱,口感細膩、味道鮮美。在制作過程中,師傅會加入山茶油和鹽水,使得索面不僅美味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存性。』劉峰介紹,2015年,『常山貢面制作技藝』被列為衢州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杭州亞運會期間,西湖邊一家酒店的常山索面吸引郭晶晶、白岩松等火炬手打卡,相關話題詞條登上熱搜,引得網友圍觀。這碗賣到西湖邊的面,出自常山縣芳村鎮村民徐永君之手。

  『制作十分簡單,開水煮沸,下面兩分鍾後撈起,加上蔥、姜、蒜、辣椒等簡單調味,再加半勺豬油,一碗面便上了桌。常山的女主人幾乎都會做,家裡過節也會做上一碗。』徐永君說,從業以來,她已經為客人煮過近萬碗常山貢面。

  被常山貢面俘獲味蕾的還有來自韓國的留學生李施願。她特地在現場向徐永君請教了常山貢面的煮面和調味技巧。

  『湯頭很清淡但又很有滋味,很符合我的口味。』她說,面條自身帶有輕微的咸香,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而其精致的分量又讓人意猶未盡。

  『目前,市面能嘗到的常山貢面還是老味道。我們正在進行融合創新,將猴頭菇、胡柚等材料加入面中。今年七八月,新產品將面世。此外,我們還在進行常山貢面的標准化生產、品牌化包裝,旨在讓更多人品嘗到、喜歡上常山貢面。』劉峰說。(完)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