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21日電(記者 應妮)由中國外文局美洲傳播中心(北京周報社)、香港遼寧社團總會和騰訊共同主辦的2024智見青年行結營儀式20日在北京舉行,結營儀式上發布《全球青年與中國科技創新觀察報告》。
中國外文局總編輯高岸明表示,智見青年行是讓世界青年更好地了解中國、讀懂中國,為促進中外交流貢獻青春能量的一個平臺。今天的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時尚交相輝映,歷史文脈與科技創新相得益彰。他歡迎青年們多多來華參觀訪問,向中國人民介紹多姿多彩的世界文明,與各國人民分享中華文明的精華,在學習互鑒中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做出應有貢獻。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負責人陳菊紅說,技術是創新的催化劑,而創新是文化交融的粘合劑。在文化交融與技術創新中,騰訊希望成為更多青年、合作方以及科研團隊的伙伴與橋梁;讓靈感、創意、責任、願景在這裡流動和延展,讓『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的實踐應用在更多、更廣、更遠的領域。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主席、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埃裡克·索爾海姆在視頻致辭中對參加活動的青年們說,你們剛剛在北京和沈陽這兩座歷史名城以及新興城市雄安新區度過一段美妙的時光。『這三座城市是中國城市發展的絕佳范例。眼見為實,中國現在是世界上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我希望大家都能帶著這段美好的記憶回到自己的家鄉。』
政協遼寧省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委、信德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何超蕸在視頻致辭中表示,此次智見青年行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讓21個國家和地區的青年盡興探索遼寧的企業發展,感受著這裡的歷史文化和旅游魅力,香港遼寧社團總會作為活動主辦機構之一,希望用好這個平臺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其中也包括香港故事。
中國人民大學全球民意調查中心執行主任、教授張迪在解讀《全球青年與中國科技創新觀察報告》時指出,人工智能領域的重大突破,尤其是大型模型和生成式AI技術的興起,為商業運作和日常生活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為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新引擎。中國,作為全球數字經濟的關鍵參與者和領航者,在這場技術與創新的變革中,正以其強大的力量和積極的角色,為世界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結營儀式上,中國外文局美洲傳播中心(北京周報社)副總編輯劉雲雲和《經濟學人·商論》總編輯吳晨分別主持『智見·科技普惠』和『智見·數實融合』兩場圓桌論壇。全球化智庫(CCG)副主任高志凱和中關村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盧鵬分別就『中國數字化轉型與經濟發展的相互作用』和『科技應用與生活方式的變化』作演講。
參加本次活動的青年代表們紛紛表示,這是一次非常特別的經歷。歐倍德集團采購主管、葡中工商會企業事務主管Ricardo Manuel Barbosa Moreira表示,這次經歷既看到中國便利的服務業發展,看到快遞可以觸達每個角落,更感受到中國人真實幸福的生活。
美國青年平臺『開放外交政策倡議』創始人兼主席Richard Lorenzo Gray表示,他看到中國政府在促進創新發展方面的舉措,也了解到中國如何應對長期和短期挑戰,這些都很有吸引力。中國和世界其它一些國家一樣,用有意義的方式享受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促進一些領域的關鍵發展。
據悉,2024智見青年行以『探索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組織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德國、意大利、泰國和日本等21個國家和地區的27名青年代表,自6月13日起赴北京、遼寧沈陽和雄安新區進行交流訪問。這些青年代表們多為在海外有影響力的青年企業家、科技工作者、學者和海外媒體意見領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