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188個孩子共同的『媽媽』
2024-06-22 10:25:11 來源:工人日報-中工網  作者:

  原標題:188個孩子共同的『媽媽』   通訊員 劉昆 崔岩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昱霖   時隔一個多月,59歲的陳玉文還是經常翻看一張張小卡片。『陳媽媽!我愛你!』5月12日一大早,陳玉文收到了孩子們的母親節祝福,一張張自制的小卡片上,孩子們用稚嫩的文字和圖畫,表達對 『陳媽媽』的愛意,這些孩子們就是河北省邯鄲市磁縣講武城鎮滏陽營村『愛心小屋』的女主人陳玉文所幫扶的留守兒童。   給留守兒童補上缺失的愛   陳玉文的家,也是滏陽營村的『愛心小屋』。僅一牆之隔的滏陽營小學是一所鄉村小學,放學鈴聲一響,10餘個孩子有說有笑地跑出學校,衝進了『愛心小屋』的院子裡,孩子們在這裡滑滑梯、拍皮球、丟沙包,玩得特別開心。   陳玉文是滏陽營小學教師,今年是她成為『愛心代理媽媽』的第15年,也是『愛心小屋』創辦的第13個年頭。『他們都是留守兒童,放學只要看到小屋開著門,就會跑過來玩,在這寫寫作業吃點東西。』陳玉文說。   『孩子們,來吃水果嘍!』隨著陳玉文的一聲吆喝,孩子們都跑過來摟住她,爭先恐後地喊著『媽媽!媽媽!』   15年來,陳玉文在社會、家庭間搭建愛心橋梁,開展『一對一』幫扶,傾力呵護了188名兒童茁壯成長,給留守兒童補上缺失的愛。陳玉文的母親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父母還一起成立家庭暴力避救站,收留遭遇家暴的婦女,協助她們解決家庭問題。陳玉文從小心中就播下了善良的種子。   2009年,磁縣婦聯開展『愛心代理媽媽』結對幫扶工作,當地教師陳玉文第一個報名參加。經磁縣婦聯介紹,陳玉文於當年結識了她的第一個『孩子』——玲玲,一名孤兒,長期與姥姥生活在一起。   家訪時,陳玉文發現這個10歲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與人交流,『她一直低著頭不說話,我多問幾句就流下眼淚。』 陳玉文說,作為一名母親,自己就想為孩子們做點什麼。   挨家挨戶走訪留守兒童   為了讓玲玲打開心結,陳玉文把她帶回家裡同吃同睡,陳玉文講起玲玲最愛聽的故事,講著講著,玲玲枕在陳玉文的胳膊上睡著了,看著孩子熟睡的小臉,陳玉文心裡酸酸的……   每天做好早餐叫玲玲起床,為她洗衣服,接送其上下學,周末帶玲玲逛公園、商場,買漂亮衣服……玲玲在陳玉文細心呵護下慢慢開朗起來。   一次次親近、一天天關懷、一句句叮嚀、一聲聲鼓勵……小玲玲的眼神告訴著陳玉文,『有媽媽真好』。當年9月16日,玲玲放學回來,悄悄地從書包裡掏出一枚草編戒指,『媽媽,祝您生日快樂!』這一聲『媽媽』讓陳玉文熱淚盈眶。   從玲玲開始,陳玉文救助的兒童越來越多。為了讓他們有個活動場所,2011年,在磁縣婦聯和愛心人士幫助下,她把自己家5間房改造裝修,創建邯鄲市首家『愛心小屋』。   小屋內有整潔的床單、溫暖的被褥、舒適的沙發,立櫃裡擺放著科普和故事類書籍,牆上粘貼有學拼音、識漢字等卡通畫……『這些孩子大都是來自周邊村落的留守兒童,平常就是跟著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生活。』陳玉文說。   這些年來,陳玉文從婦聯、民政以及中小學校處搜集留守兒童線索。有時候,她與別人聊天時得到線索,也會記錄下來,然後帶著志願者挨家挨戶走訪,實地了解孩子真實情況,認真梳理有效信息,找到真正需要幫助的兒童。   幫扶一把,命運就改變了   『陳老師每天在小屋輔導我功課,周末還會做香噴噴的菜,或包上一鍋餃子……』講武城鎮滏陽學校一年級學生小強說。小強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陪伴他。剛上學那會兒,小強因性格內向又倔強,與同學交流較為困難。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陳玉文看到小強在日記本上寫道:『爸爸媽媽不在身邊,生日裡再也沒有了蛋糕,沒有了歡笑。』自從來到『愛心小屋』,小強逐漸愛上這裡。在『陳媽媽』的陪伴下,他變得愛說、愛笑、愛唱歌,大家都稱他是『陽光開朗大男孩』。   『第一批孩子已長大成人,很多人考入大學,開始工作,玲玲也做了一名眼科醫生,還經常救助經濟困難的患者……』陳玉文坐在『愛心小屋』內,翻看著手機裡的照片。為了做好這項公益事業,她幾乎花光所有積蓄,每月工資也所剩無幾,但家人還是默默支持她。   『這麼多年來,縣婦聯、教體局、民政局等部門和社會各界給予愛心小屋很大幫助。』陳玉文說。在現場,還有幾名志願者忙前忙後,與她一起照顧孩子們。   如今,愛心小屋的常駐志願者多達四五十人,這裡不只有『愛心代理媽媽』,還有幾位『代理爸爸』。既有她曾經教過的學生,也有村民志願者、學校老師和愛心企業家,他們職業多元年齡各異,有的是陳玉文的學生、朋友,有的感動於陳玉文的善行主動加入其中,除了在『愛心小屋』做義工,他們還送來書籍、文具和衣服等。   『有的孩子,你扶一扶,幫一把,他的命運就改變了。』陳玉文說,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地長大!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玲玲、小強為化名)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