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濟南愛心果農專線開行4年,成為村民最得力的『助手』 運送『甜蜜』的山貨公交
2024-06-22 10:25:11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

  閱讀提示

  每天早上5點半,山東省濟南市883路愛心專線公交車都會提前半小時停靠首站,方便進城賣水果的果農上車和安置果籃。這輛運行4年的專線切實解決了南部山區村民的困擾。同時,村民也期待開設同樣的務工專線,讓進城打零工的務工者趕早搶到掙錢的機會。

  6月12日早上5點半,山東省濟南市883路愛心果農專線公交車緩緩停靠在首站——窩鋪站,而此時距離規定的發車時間還有半小時。是什麼特殊原因導致公交車提前到站?

  『沒有提早,是按時出發,你看他們都已經等著了!』開了4年專線車的公交司機袁繼峰手指著車門外說,只見乘客和果籃已排著小長隊『整裝待發』。

  窩鋪村位於濟南南部山區柳埠街道,距離濟南市區路程約39公裡。南部山區是濟南水果主產區之一,僅柳埠街道的果園面積就高達10萬餘畝。2020年,為方便南部山區的果農進城售賣水果,濟南市公交集團開設愛心果農專線車,途徑後行村、二七新村菜市場等9個站點,終點是濟南市民族大街菜市場。

  提早半小時的暖心考量

  『嘀』的一聲,公交車門開啟,乘客們挨個刷卡上車,刷卡機接連發出『免費卡』的提示音。一筐剛采摘的杏被托舉到車窗邊,袁繼峰一手拎提手、一手托筐底,將籃筐穩穩接進車裡,小心翼翼地放在空地上,然後又接著去窗邊取另一筐。

  果農們登上專線車後,就忙著運果籃。通過車廂前後門、甚至車窗,一籃籃水果被從外面遞進來。果農們忙得熱火朝天,袁繼峰一刻也沒閑著,幫著果農搬果籃,又忙著在車廂角落裡找能塞下竹筐的位置。

  每天早晨,本該6點到窩鋪站的專線車,總會提前半小時到,原因是經驗豐富的司機們知道,果農們需要不少時間上車和安置果籃。『讓果農們能早一點出發,帶出去的瓜果就能多賣一點。』袁繼峰說。

  由於南部山區村的年輕人大多進城務工,從事果園打理、水果售賣的基本上是尚有餘力的老年人,71歲的劉洪梅就是其中一員。當天,她帶了3筐共300多斤自家種的玉杏,打算乘專線車進城售賣。劉洪梅說:『每天基本都能賣完,3筐玉杏能掙六七百元。』

  在劉洪梅眼裡,專線車是她進城最方便快捷、最省錢的交通工具,也是村裡大部分果農這些年最得力的『助手』。她告訴記者,有的果農家離公交站十幾裡路,每天騎半小時三輪車坐這趟公交,『大家已經離不開這趟車了!』

  對司機袁繼峰而言,這些乘客也是自己陌生又熟悉的老朋友。互相雖然不知道對方叫什麼,但又切切實實彼此關心著。記者采訪了解到,883路果農愛心專線的司機共有8位,家都在附近村落。『司機們也都是農民的孩子,對乘坐專線的果農們也天然地帶有理解和體諒。』袁繼峰說。

  進城賣貨之路歷經變遷

  『開愛心專線是個「力氣活」,上百斤的果籃搬來搬去,這也是作為司機理所應當幫忙的。』袁繼峰笑著解釋道,比如裝山楂的果籃,一籃就能裝60多公斤,而乘車的果農裡年紀最大的已經80歲,壓根兒提不動,但進城賣水果是他們獲得收入的重要來源。

  自從嫁到窩鋪村後,劉洪梅就和丈夫一起以種果樹為生。為了多賣點錢,劉洪梅在很早以前,就帶著自家水果進城售賣,今年已經是第51年。『最開始是我和老伴兩個人推著車走路進城,帶著乾糧就上路了,一個人推車、一個人休息輪流來,一天一夜纔能到市區,晚上還得花錢住店。』據她回憶,這種情況直到後來有了個體戶承包車纔有所改善,進城的時間得以大幅縮短。

  然而,坐承包車進城也讓交通成本隨之增加。『一名乘客帶倆籃子需要交10元,後來又漲價到18元,多出來的籃子,還得一個多收3~5元。』十幾年前,村子裡通了開往城裡的公交車,便宜又方便,再過幾年,又有了果農愛心專線,還給予果農特殊照顧。這一切劉洪梅都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去城裡賣水果越來越方便了,真不孬!』

  『這趟車出發早、站點少、速度快,坐著還舒服。』愛心專線上,有果農掰著手指對記者細數這趟車的優點。劉洪梅說,在自己賣貨的市場,有些家附近沒有專線車的果農聽說之後也很羡慕,『他們來市場得轉好幾趟公交車,有的司機因為籃筐佔地方,而且早上通勤的乘客多,也覺得這是個困擾。』

  期待開設進城務工專線

  為契合果農們的實際需求,為他們創造更舒適的乘車環境,同時不給其他市民出行增添麻煩,濟南市公交集團對此進行了專門的設計。第一輛專線車出現後,立即就能發現它的與眾不同之處:為方便大家攜果籃入城,車廂的座椅被拆除改造,增加乘車空間;上車位置的踏板被放低,抬果籃上車更省力。後來,為了讓專線車噪音更小、在崎嶇山路上行車更平穩,車輛又昇級成為新能源車。

  車開動20分鍾後,乘客們紛紛閉上眼小憩。車廂由最初的熱鬧轉為安靜,連公交車運行時發出的噪音也聲量微小。載著一車廂滿當當的人和果籃,專線車開上了通往城區的蜿蜒山路。

  早上7點半,883路愛心公交專線車抵達終點站。司機又和果農們一起將20只果籃搬下車,放到各自的簡易板車上。懷著對新一天的期待,果農們拉著裝載滿滿水果的車一路小跑趕往市場,那裡有專門設置擺攤賣貨的瓜果助農直賣點。

  截至目前,濟南共有20多條線路支線,其中果農專線有十幾條。近年來,濟南已開通50條通往山區、助力鄉村發展的公交線路,200多個村莊的村民坐著公交車就能進城。公交車為村民們暢通進城之路,帶來新的希望。

  目前,劉洪梅最大的心願之一,就是再開通一趟專線,為每天進城務工的村民們服務。『村子裡還有不少每天進城打零工的,坐普通公交車去城裡容易趕不上趟。』還有村民也表示,期待有同樣的務工專線,讓進城打零工的鄉親能趕早搶到掙錢的機會。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