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智能產業探新記?AI賦能,大模型的下一個『風口』在哪?
2024-06-22 12:49:28 來源:新華網  作者:

  新華社天津6月20日電(記者 劉惟真)輸入節日,就能編寫富有感情的祝福語;給出要求,可以用C語言快速寫出程序;根據上下文,還能幫助創作者潤色文章……正在天津召開的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上,科大訊飛展位上『多纔多藝』的『智能助手』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體驗。

  『這是我們研發的「訊飛星火大模型」3.5版,也是展位的核心亮點之一。』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市場中心副總經理董斌介紹,這一大模型具備文本生成、語言理解、知識問答、邏輯推理、數學能力、代碼能力、多模態能力等核心功能,已在教育、醫療、金融、工業等領域落地。

  近年來,人工智能引領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加速演進,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大模型研發之路上不斷探索更新。

  『相比去年,今年我們展示的大模型得到了全面昇級。』董斌說,新發布的『星火圖文識別大模型』進一步優化了長圖文識別功能,能夠直接對復雜版面進行分析、結合上下文語義進行更加精准的文字識別;昇級後的『星火語音大模型』還具備情感模擬與表達能力,『一句話聲音復刻』功能也使AI語音表現更加生動真實。

  如今,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表現越來越『類人』,不斷拓展人們的感官維度、創新邊界,成為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輔助力量。而在實驗室內、生產線上,生成式人工智能也成為助力工業制造業提昇質效的有力動能。

  不過,不同於通用大模型,研發工業領域垂類大模型需要大量生產工藝、質量檢測等核心數據。菲特(天津)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曹彬回憶,最初,企業依靠長期實踐積累了大量工業數據,但沒想到這竟會成為公司發展的一筆寶貴財富。

  『現在,這些數據成了我們的「核心秘籍」。』曹彬說,依托數據優勢與核心算法平臺,企業推出的工業垂類大模型就像生產線上的專家『智囊團』與實時『診療師』,針對生產瓶頸與設備故障迅速『對癥下藥』、答疑解難,並提出優化生產調度和調整工藝參數的建議,推動產品提質昇級、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去年,菲特(天津)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3億元,收入連續三年快速增長。『今年我們准備拓展應用場景,預計營收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曹彬說。

  『未來,通過發揮數據要素的「融合劑」和「催化劑」作用,現有業態和數字業態將得以進一步跨界融合,衍生疊加出新環節、新鏈條、新活動形態,推動產業昇級。』長期關注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數據等領域最新動向的天津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勁松說。

  未來已來。具備理解、分析、生成等核心基礎能力,在生產生活中『更懂我們』的大模型必將成為千行百業的『技術底座』與通用賦能平臺,推動智慧城市、綠色能源、教育醫療、交通出行等場景加速智能化、數字化變革,促進科技進步、產業昇級,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輔助廣告設計師進行『文生圖』初步創作、幫助醫生開展預問診與篩查量表填寫工作、協助農民進行農產品生產監測與價格預測分析……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上,生成式人工智能豐富的應用場景展現了大模型的無限可能,也描繪了充滿科技感的未來生活圖景。

  『大模型的進一步突破將引領「新工業革命」、重塑各個行業,帶領人類社會進入智能化時代。』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在此次博覽會上說。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