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含有侮辱謾罵、冷嘲熱諷、貶低歧視的言論層出不窮,網絡暴力降低了社會文明的程度。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網絡暴力信息治理規定》,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網絡暴力信息治理規定》要求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建立完善網絡暴力信息治理機制。一時間,網絡暴力再度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
對於治理網絡暴力信息的新規定,有網友覺得,網絡直接實名制就行了。也有網友並不看好,沒人執行能有啥用?
治理網絡暴力信息,需要搞清楚滋生網絡暴力信息的溫床究竟是什麼?看看它迎合了什麼樣的社會心理?又該怎樣使它從網絡空間『退潮』呢?
一
網絡暴力信息,是網絡社會的亞文化現象。
隨著互聯網的誕生,人們可以同時生活在真實的現實世界和虛擬的網絡世界裡。不少人是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被動置身於兩個不同的『平行世界』裡。
在真實的現實世界裡,人們在人際關系的圈層穿梭。在這裡,出於生活和發展的需要,他們必須拿著『理性的名片』,以溫文爾雅的姿態塑造自己的人設,擴大彼此的交際圈,以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裡,不少人既想創造一個與眾不同的自己,一時又無法為自己的角色定位。莫名的煩躁感無意中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釋放出各種惡,它們隨著主人的鍵盤活蹦亂跳地闖入網絡世界的領地。正是這樣的非文明語言表達,成了滋生網絡暴力的溫床。
一個人的感性不受約束,他在網絡世界與人交流時,就埋下了網絡暴力的『種子』。如果這樣的人多了,來自不同網絡用戶言語中的貪婪、誹謗、嫉妒和痛苦多了,它們之間的相互『碰撞』,網絡暴力的『種子』一旦『開花結果』,網絡世界的平靜被打破,各種刺耳的網絡暴力信息肆意傳播,網絡世界的『宜居性』自然大打折扣。
平臺對網暴力信息的『嬌慣』,網絡世界成了網暴的『樂園』,越來越多的人無法擺脫網絡暴力信息的侵擾。調查顯示,65.3%的受訪者遭遇過網絡暴力。71.9%的受訪者覺得網絡暴力越來越頻繁了。
二
在傳統的出版物上,不雅言語的使用受到各種條條框框的限制,社會對這類言語的容忍度很低。奇怪的是,網絡空間的網暴信息『汗牛充棟』,它們卻在大多數人的容忍限度內,這折射出復雜的社會心理。
比如,在匿名的公共討論中,誰還沒撒過一次野呢。在虛擬空間跟他交流,看不到對方的面部表情變化,對方也不知道你的真實身份。在這樣一種較少限制的交際氛圍下,有的人潛意識裡的暴力傾向得以釋放,過於任性的真實表達,往往始於一個不雅的詞語出現。
千裡長堤,潰於蟻穴。當一個不文明的詞語和一句不文明的話沒有遭到迎頭痛擊,也就為更多的粗魯言詞的湧現埋下了禍根。如果在線做個調查,看看在網絡交流過程中,是否始終做到文明禮貌,相信肯定回答的比例驚人之低。
又如,因為撒野遭到譴責時,誰還沒溜之大吉過呢。如果說不經意間冒出一句不雅的話,雖然有的人皺皺眉頭,卻也在可容忍的范圍內。在公共討論的激烈辯論階段,粗魯的言語和攻擊性的語言,因為辯論者的情緒波動劇烈,他們的遣詞造句變得『率真』起來。
一旦這樣的不文明交流成為評論區的眾矢之的,出於自我保護需要,人的本能反應是設法『肇事逃逸』。擔心自己被人肉搜索,弄得自己在現實世界狼狽不堪,因為自己的不敬之詞傷害了其他討論者,逃避輿論懲罰時的逃逸心理,提醒他盡快溜之大吉。
再如,當可以屢屢被豁免時,誰又不想繼續任性呢。網絡世界無邊無際,社交媒體平臺眾多,喜歡搞網暴的人,聲名狼藉後要麼換個馬甲繼續我行我素,要麼換個平臺再顯『網暴本色』。
無規矩不成方圓。虛擬的網絡世界也是人類的世界,如果沒有語言交流方面的禁忌,網絡暴力信息越是暢通無阻,這個世界就永無寧日。當一個人在網絡平臺上頻頻爆粗卻不受制裁,讓他適可而止又談何容易呢?無拘無束,繼續任性下去,這樣的心理必然是社會性的。
三
人類社會從原始野蠻時代一路走來,文明化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階段,集體理性最終成為社會的主導力量。
互聯網的歷史相當短暫,目前這個世界還處於倫理的自然狀態,也就是缺乏道德秩序的時代,這並不奇怪。網絡文明建設,需要網絡網絡信息逐漸『退潮』,以便給網絡道德規范開闢道路。要讓網暴信息『退潮』,以下三點建議可供參考。
將髒字『關』起來。語言文字的出現,是人類文明形成的標志。每一種流行的語種中,都有規范語言文字用法的詞典。詞典的編撰,給不雅的字詞進行標注,交際場合限制這類字詞的使用。
淨化網絡空間,建設網絡文明,平臺應該編撰自己的『禁用詞詞典』,通過技術手段把形形色色的髒字屏蔽使用。當平臺把髒字『關』起來,網絡交際的『詞典』中不提供涉嫌暴力信息的字詞,這樣的『斷奶』,也是文明馴化的必要手段。
把理性『請』進來。網絡文明的實質是網絡交際中的公共禁忌,其中就包括語言的禁忌。這樣的禁忌來自於人們的理性。不可否認,倡導網絡文明幾十年了,這樣的倡導『叫好不叫座』,在於網絡世界理性的弱勢。
理性是制定規則的能力,假如所有網絡用戶都有制定文明交流規則的意志力,他的理性將規定網絡交流的方式,規定字詞的理性選擇。這樣,他們越是理性,網絡暴力信息就越是沒有生存空間。
營銷號『雅』起來。世界舞臺雖大,但真正的活躍者畢竟非常有限。網絡世界也是如此,數十億的網絡用戶,網絡輿論場的意見領袖,在數量上同樣屬於少數派。抓住關鍵性的少數,意見領袖文明了,他的追隨者們自然就不會反文明了。
營銷號是法人性質的意見領袖,營銷號不攪動渾水、煽風點火,他們的追隨者也不會『赤膊上陣』彼此『廝殺』。所以,社交媒體上的營銷號文『雅』起來,決定著網絡暴力信息『退潮』進程的快慢。
讓網暴者『痛』起來。網絡文明的禁忌是網絡發展的共識,這種共識是網絡用戶集體意志的產物,這樣的共識建立在對網絡暴力信息說不的基礎上。『說不』,意味著網絡輿論的網絡暴力信息的譴責,限制它們的蔓延。
當網絡暴力信息的發布者在輿論場受到冷落,這樣的發帖者成為輿論場的『過街老鼠』,在頻頻嘗到施暴後的輿論懲罰後,切膚之痛會慢慢提昇這些用戶的網絡教養,通過培養他們理性的強大,真正跟網絡暴力信息『脫鉤』。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