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新疆托布秀爾制作匠人:精雕細琢纔有靈魂
2024-06-22 19:50:44 來源:中新網  作者:

  中新社新疆和靜6月13日電 題:新疆托布秀爾制作匠人:精雕細琢纔有靈魂

  作者史玉江 毛阿拉騰圖雅

  『每一把托布秀爾都有「生命」,只有精雕細琢纔能賦予它靈魂,讓琴聲更悠揚。』40歲的新疆和靜縣托布秀爾制作匠人巴特巴葉如是說。

  記者12日走進巴特巴葉的制琴工作室,歡快的琴聲縈繞耳畔。循聲細看,這位臉圓發長的匠人正在給托布秀爾調試音色。工作室的牆上掛著幾把花紋不同的托布秀爾,室內桌上有幾幅用鉛筆描繪的圖紙,地上擺著很多托布秀爾成品及未完工的作品。

  托布秀爾是新疆蒙古族特有的弦鳴類撥彈樂器,由其演奏的『蒙古族托布秀爾音樂』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新疆蒙古族民眾中廣泛流傳。

  巴特巴葉生長於巴音布魯克草原。在爺爺和母親的影響下,從小就對手工制作產生濃厚興趣,8歲就動手制作各類玩具。『我的童年除了音樂相隨,還有用手工藝品邊角料制作的各種玩具。』

  青年時期,巴特巴葉在新疆蒙古師范學校系統學習了繪畫、工藝、雕刻等綜合性美術知識,畢業後一直從事與美工相關的工作。

  30歲前後,喜愛彈奏托布秀爾的巴特巴葉開始嘗試樂器制作。其間,他拜訪了新疆多位制作托布秀爾的知名匠人,討教技藝。

  畫好圖樣,再拋料挖出橢圓形的槽,接著在木板上挖小孔,給琴杆和琴身刻花紋,整體打磨,最後上弦噴漆,數十道繁瑣而細致的工序是制作托布秀爾的『標准動作』。

  制琴10餘載,巴特巴葉練就了一手『好本領』。『琴身的材料要選年輪多的胡楊樹、樟樹或榆樹。』在他眼裡,制作一把好琴,除了精雕細琢,首先要選好木料。

  巴特巴葉介紹,托布秀爾常用於呼麥伴唱,也是新疆蒙古族代表性舞蹈薩吾爾登的主要伴奏樂器。既可在集會上彈奏,也可獨奏樂曲,因而市場潛力很大。

  起初,只有和靜縣的人慕名去巴特巴葉家購買樂器。2021年,內蒙古鄂爾多斯烏審旗《江格爾》文化傳承與創新基地與他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現已有2000餘把托布秀爾被銷往內蒙古。

  與此同時,巴特巴葉的制琴工作室規模也不斷擴大,他招收了一批學徒,共同制作托布秀爾等樂器。

  年齡最小的學徒葉爾登巴依爾在工作室工作已一年有餘,不僅掌握了制作技藝,還是彈奏好手。

  『內蒙古民族樂器加工廠也不少,我打算去那裡學習不同的制作技術,用新的理念讓托布秀爾這種傳統撥彈樂器煥發新的光彩。』巴特巴葉說。(完)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