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焦點新聞
搜 索
中國能源轉型取得歷史性成就(銳財經)
2024-08-30 09:08:5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8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全面介紹十年來中國能源轉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白皮書指出,在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中國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順應全球發展大勢、適應時代要求的能源轉型之路。當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就白皮書相關內容進行了介紹和解讀。

  清潔能源發展進入快車道

  白皮書指出,十年來,中國深入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能源供給保障能力全面提昇,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實現歷史性突破。

  能源轉型推動清潔能源發展進入快車道。白皮書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6.4%,較2013年提高10.9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比重累計下降12.1個百分點。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29.2億千瓦,其中,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7億千瓦,佔發電裝機總量的58.2%。清潔能源發電量約3.8萬億千瓦時,佔總發電量比重為39.7%,比2013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左右。十年來,新增清潔能源發電量佔全社會用電增量一半以上,中國能源含『綠』量不斷提昇。

  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取得新成效。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介紹,十年來,中國累計淘汰煤電落後產能超過1億千瓦,電力行業污染物排放量減少超過90%。全社會終端用能電氣化率達到28%。

  『中國的能源轉型與生態環境的高水平保護是協同推進的。』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萬勁松表示,與2012年相比,中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超過26%,能源資源實現了綠色集約化開發。目前,中國的成品油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煤電平均供電煤耗降到了303克標准煤/千瓦時,先進煤電機組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水平與天然氣發電機組限值相當。中國能源轉型有效促進了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和美麗中國建設。

  能源含『新』量不斷提昇

  科技創新是加快能源轉型、發展能源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白皮書指出,中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鞏固延伸優勢產業、改造提昇傳統產業、加快培育未來產業,推進能源產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不斷提昇能源含『新』量。

  『我們重點做好三個推動。』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宋雯介紹,首先是推動協同創新。中國依托能源重大科技項目、重大創新平臺、重大工程建設,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建立健全關鍵技術攻關機制,推進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工程示范的有效融通銜接。其次,推動完善政策體系。印發了一系列能源領域科技創新戰略規劃和產業政策,制定創新路線圖和時間表,支持發展新型儲能、氫能、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等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最後,推動加快成果轉化。持續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示范,加快能源重大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能源行業將持續強化科技創新第一動力作用。』宋雯介紹了三方面重點工作,包括: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加快提昇;推動新能源、核電、智能電網等領域技術水平跨越式提昇,積極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依托重大工程推動能源技術裝備攻關、示范和推廣等。

  為世界能源轉型提供動力

  維護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面對的共同挑戰。白皮書指出,中國在持續推進自身能源轉型的同時,積極做全球能源轉型的推動者、貢獻者,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與各國共謀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為推動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體系貢獻中國力量。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報告指出,中國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跑者,也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快速大規模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14年至2023年,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從13.6%增長至18.5%,其中,中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增量的貢獻率為45.2%。

  與此同時,中國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一大批標志性能源項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項目落地生根,有效解決了所在國用電難、用電貴等問題,為所在國提供了清潔、安全、可靠的能源供應方案。

  章建華表示,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持續的技術進步、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和良好的市場環境。『在全球綠色轉型的大背景下,中國在加快自身新能源發展的同時,積極與各國共享質優價廉的清潔能源產品,有效推動全球風電光伏開發成本下降,實實在在為世界能源轉型提供了綠色動力,為深化清潔能源國際合作創造了新機遇,也為世界能源轉型貢獻了中國力量。』章建華說。(本報記者廖叡靈)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