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9月1日電 題:多國議員訪上海鄉村:看到更全面的上海
中新社記者 繆璐
『這個地方幾乎不同於很多人所說的上海。這裡是上海的鄉村,與上海市區的摩登完全不一樣,我們看到了更全面的上海。』肯尼亞國民議會議員、肯中友協秘書長碧翠絲·埃拉奇(Beatrice Elachi)告訴中新社記者。
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上海市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由由中荷現代農業創新園……2024年國際議員友好交流論壇的首個參訪日,來自多國的20名議員走進崇明,親身感受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和都市新農村建設。
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241.55平方公裡,約佔上海濕地總面積的7.8%。崇明東灘及其鄰近水域具有全球生態意義,是亞太地區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有近百萬只次候鳥在此過境、棲息。
走上東灘的千米木棧道,議員們不時驚嘆,『看,好多魚,還有好多鳥。』在他們眼中,『生態環境好不好,動植物最有發言權。』木棧道中間修建了鳥類科普教育展館,議員們感慨,『頗具巧思』。
鳥類標本中間,埃拉奇正讓同伴給她拍攝視頻,她迫不及待想向國內的人們展示這裡看到的一切。『我正在制作一段視頻准備發回去,我希望讓他們了解和學習,中國是如何科普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如何幫助鳥類成功遷徙。這些做法我們都可以借鑒,肯尼亞也有很多野生動物,我們也可以有一個博物館,將它們做成模型進行展示。』埃拉奇說。
同樣探尋到機遇的,還有西班牙眾議院第三副議長埃斯特爾·希爾(Esther Gil),她讓助手現場與東灘工作人員添加聯系方式,以便未來進行合作。希爾表示,西班牙的南部也有一塊濕地,跟東灘十分相似,也是很多遷徙候鳥的停留地,她希望兩個自然公園間可以進行合作,共同探索保護濕地的問題。
走進上海市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在水池中游動的中華鱘吸引了議員們的目光,他們不時拿出手機拍照。西班牙眾議員、團結運動黨政治局委員、前駐聯合國大使阿古斯丁·桑托斯·馬拉弗(Agustin Santos Maraver)感嘆,『在這裡深切感受到了中國為生態環境做出的努力』。
馬拉弗坦言,『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我們應該合作,並努力看看如何以集體的方式克服共同面臨的問題。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意味著我們沒有把綠色轉型放在經濟發展中心位置,那所有的發展最終都將失敗。』
手拿西紅柿汁,漫步在由由中荷現代農業創新園中,尼日利亞聯邦眾議院尼中關系委員會主席賈法魯·雅庫布(Ja」afaru Yakubu)一邊參觀,一邊向同伴當起了『推銷員』,『很好喝,也很健康。』
由由中荷現代農業創新園是崇明農業從傳統農業經濟向高新農業產業轉型昇級的代表。雅庫布說:『我在這裡看到了科技中的農業,這些溫室玻璃大棚,可以實現全年高效、精確地控制農產品生產生長。我已經發現我們可以在哪裡進行合作,怎樣為非洲國家帶來發展。』(完)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