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醫療人纔『組團式』援藏成效顯著
2024-09-03 08:32:45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前不久,患者尼瑪在西藏那曲市人民醫院成功接受了單孔胸腔鏡探查止血和肋骨骨折切開復位固定手術,現已順利康復出院。為表感激與敬意,尼瑪家人將寫有『醫德高尚暖人心、醫術精湛傳四方』的錦旗,送到了主治醫生、遼寧援藏醫療隊主任張雪飛手中。

  那曲平均海拔4500米,自然地理、氣候條件較為特殊。以往,那曲市人民醫院遇到類似情況,大都建議傷患轉診上級醫院。2024年伊始,遼寧省第七批『組團式』援藏醫療工作隊抵達後,那曲市人民醫院『五個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的籌建進展迅速。這是西藏醫療系統『五個中心』建設的縮影。截至目前,西藏已建設『五個中心』國家級17個、自治區級8個、地市級9個,重點專科能力持續增強。

  2015年8月,黨中央作出醫療人纔『組團式』援藏的決策部署,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對口支援省份組團選派醫療骨乾,支持自治區人民醫院和七地市人民醫院的建設。2021年又將組團受援范圍拓展到13家重點縣人民醫院。截至目前,184家支援醫院派出10批近2000名專家支援自治區醫療衛生事業。

  醫院管理方面,醫療人纔『組團式』援藏幫扶醫院科室數量每年約125個,累計開展新項目、新技術4400多項,打包『移植』先進經驗1800多項,填補西藏自治區醫療技術空白2500多項,建成7家三甲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院長彭斌告訴記者,過去一年,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申報新技術新項目19項,新增血管外科等7大專科門診,診療服務不斷完善。

  人纔隊伍建設方面,醫療人纔『組團式』援藏培養4800多名本地醫務人員,參加跟崗學習及各種學術交流年均5000餘人。今年4月底開始,山東淄博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組組織協調日喀則市昂仁縣29名醫務人員到淄博市第一醫院開展婦產婦幼等內容的培訓;同時,圍繞『補短板、打基礎、強隊伍』目標,推進當地鄉鎮衛生院標准化提昇改造和高海拔牧區村居巡診全覆蓋。

  『組團式』援藏醫療隊采用『團隊帶團隊』『專家帶骨乾』『師傅帶徒弟』模式,手把手指導,面對面教授;援藏專家通過『小講堂』、師徒溝通會等形式規范培養本地年輕骨乾醫護人員綜合能力,培養了一批『信得過、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地人纔隊伍。

  2024年1月,第九批『組團式』援藏醫療專家、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醫師於堯,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順利完成了混合現實技術引導下的手術,標志著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口腔科向數字化、精准化、智能化目標又邁進一大步。

  拉薩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尼瑪告訴記者:『醫療人纔「組團式」援藏已經從自治區、地市延伸到縣鄉,帶動了全區醫療服務水平大幅提昇。目前,西藏全區五級醫療衛生服務網全面建成,床位有2萬多張,每千人執業(助理)醫師達3人,遠程醫療連通到鄉鎮。』以往很多不敢想、沒法治、治不好的疑難雜癥,現如今都可以在西藏當地醫院解決。能做的手術越來越多,當地百姓享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健康福利。

  (本報記者傅強 尕瑪多吉)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