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
投訴人陳先生來自泰州海寧區,他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最初知道金岩控股是因為家裡有個親戚投資了這家P2P公司,年化利率10%。他也去考察過,發現這家互聯網平臺各種證件、執照都齊全,並在全國有300多家分店。於是,2016年8月底,他投資了5萬元,對方承諾可以提前贖回。9月份,親戚的錢到期了,門店以各種理由拒絕兌付,陳先生發現情況不妙,於是想把錢提前贖回,並表示哪怕沒有利息也行,可是遭到拒絕。為了維權,陳先生在2016年下半年去了金岩控股杭州總部,發現也有各地的投資者到杭州維權,然而並沒有效果。『是全國各地的都出了問題,公司分店還在,但就是都拿不到錢。』陳先生表示,泰州地區的業務員、部門經理也被金岩控股『坑』了,他們去北京以及杭州為投資者維權,但也遲遲未立案,同時也沒有結果。
揚子晚報記者撥打金岩控股官網上的客服熱線,發現已是空號。泰州海寧區門店的金岩控股業務員莊女士告訴揚子晚報記者自己也是受害者,2016年6月份,總部老總就玩起了失蹤,9月份就已經無法兌付了。『得知失蹤消息,我8月份就不再接受新客戶了,幫以前的老客戶去總部維權。』
提個醒
P2P企業良莠不齊,投資者尤其是風險承受能力極低的中老年人應謹慎選擇此類投資。投資前應先了解網貸平臺的背景或評級報告,對高收益標的要多留心眼。對於涉嫌資金池的P2P平臺要尤其注意,這類平臺的產品有幾個特點,一是流動性高、宣稱『可以隨時贖回』的P2P產品;二是只有產品名稱、收益率、期限、起投金額的產品;第三類是P2P平臺先從第三方受讓債權,然後轉讓給平臺投資者的產品;四是P2P網貸基金。
同時,理財分析師提醒,平臺跑路前一般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大戶撤資、項目異常、促銷活動頻繁、信息不透明、負面消息出現、人事調動頻繁、提現變緩等現象,投資者要多注意。
B互聯網理財大平臺
買了途牛金融5萬元理財產品投資人急了:錢付了,平臺卻說沒收到
-案例回放
2016年10月7日,市民胡先生在途牛金融購買一款理財產品,支付了50000元後,胡先生跟進查詢理財產品購買情況,發現所買的理財產品遲遲沒有到賬。胡先生經常購買理財產品,未發生過類似情況。他便打電話聯系途牛金融,結果客服告知胡先生,途牛金融未收到胡先生購買理財產品的款項。這下,胡先生更著急了,在接下來的一兩天內,他一邊與銀行核實匯款情況,一邊聯系途牛金融,查詢自己的匯款情況,但得到的結果一直是客服稱未收到胡先生匯款。最終銀行方面提供了匯款成功證據,但途牛金融還是堅稱未收到款項。胡先生的50000元難道就這樣不翼而飛?為此,胡先生投訴到南京市玄武區消協。據胡先生表示,最終途牛金融也沒有與胡先生接觸,大約10天之後,胡先生的50000元被打回他的銀行卡上,此事不了了之。
-處理結果
途牛金融稱其告知客戶10月11日資金將退回到銀行卡中。相關技術人員表示,這類事件絕對屬於小概率事件。
-記者調查
途牛金融接受揚子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胡先生10月7日申購途牛寶5萬元,但確實未實時到賬,胡先生當天立即反饋該問題,客服告知胡先生是基金公司匯添富系統問題,要待工作日解決。而10月8日和9日是周六周日,順延到10月10日解決,款項11日返還客戶銀行卡。
而這樣的回復與胡先生的經歷略有出入,首先胡先生表示對方並未積極與自己接洽處理問題,再有5萬元是10多天之後纔返還,而並非10月11日。而途牛金融的這種服務態度,是胡先生所不能接受的。他表示,作為互聯網理財平臺,如果途牛金融跟自己表示可能是技術上出現問題,自己也是可以接受的;關鍵是沒有這樣的專業人士與自己接洽;最終錢是打回來了,但是沒有任何解釋。胡先生表示,自己多次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是有經驗的投資者,希望能得到更好的服務。
『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資金安全第一位,如果是途牛金融或者基金公司技術出現故障,你就找個專業人士給我一個合理解釋,可惜途牛未能做到這一點;客服不夠專業,一直跟我強調錢未到賬,我找到銀行,給我提供了轉款成功的證據的情況下,途牛還說未能收到款,是不是也應該給我一個證據明確告知呢?客戶的信任來自信息和服務的透明,不過雖然經歷了這次不愉快,但我還是保留了一部分投資在這個平臺,主要也還是相信他們未來能做得更好吧。』胡先生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