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熱評
搜 索
鍾華:細化小學性教育,弘揚教育正能量
2017-03-06 09:00:59 來源:荊楚網  作者:鍾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3日,有媒體報道,杭州蕭山一位二年級孩子的媽媽在其微博上吐槽學校發放的《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稱教材尺度太大,並曬出含有『男女生殖器相關介紹』的圖片,引發網友熱議。(3月4日中新網)

  對此,有人認為伴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與性有關的知識對一些孩子並不陌生。若不能從正當途徑解答,他們很可能會向黃色書籍、網站尋找答案,這會對孩子產生誤導,文配圖的目的是解答孩子的疑問,書中內容並無不妥。也有人認為小學孩子年紀小分辨是非能力不夠強,容易受外界事物影響,對於孩子來說,這麼赤裸裸的內容出現在根正苗紅的小學教材裡面,無疑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如果學生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照著去做就會得不償失。這兩種觀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筆者認為小學開設性教育課程是一種社會的進步,一直以來,對於傳統文化影響下的教育來說,性教育比較保守,不管是在成人的世界還是在孩子性意識的啟蒙課堂,人人都是『談性色變』,性教育比較缺失。如何幫助孩子培養正確的性觀念,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如何補上缺失的性教育必修課,是上至教育部門,下到公眾社會都必須正視的時代命題,顯得迫切而又必要。

  小學性教育要具有長期性思維。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比喻要使小樹成為參天大樹需要很長的時間,性教育的基本任務是培養一個人對兩性關系、友誼、愛情、兩性道德、社會道德與心理觀點的正確理解,具有長期性。此前,專家指出由於孩子知識面和心理接受能力有限,談性的程度和深度要與其年齡相吻合。幼兒園時期,談幼兒的性別意識,認識自己的性器官。小學時期,談性器官的作用、保護。初中時期,談性現象(如遺精、來月經、自慰等)的由來及如何對待,談如何與異性交往。對於這一階段的女生,應教導如何應對性騷擾。高中時期,談性道德,性行為的控制與自我保護。小學性教育要側重使學生了解性生理發展和性保健知識。

  小學性教育要有正面性思維。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有2000萬青少年進入性成熟期,年齡普遍比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提前4到5歲,婚前性行為也日益低齡化。目前,我國處於性活躍期的青少年已達3億之多,屬於性病傳播的高危人群。他們的性知識70%約來自黃色雜志、三級片或成人網站。小學性教育要告訴孩子黃色禍患可能帶來的傷害和危害,做好心理疏導,正確引導孩子的性理念,以免孩子受到誘惑和傷害,教育內容要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性觀念和增強性道德意識,使學生們遠離黃色雜志、三級片或成人網站。

  小學性教育要具有保護性思維。從保護小學生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使小學生了解一些性方面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方法。有些地方發生了學校校長、老師性侵學生等事件,對於這類事件,我們更需要反思一下,如果從小學生開始就有性的自我保護意識,就會降低此類案件的發生率。從保護隱私的角度出發,小學性教育應該要分男女進行教育。小學性教育讀本不應該所有學生的教育內容都一樣,應按性別的側重進行有針對性的全面的兩性教育,性教育課堂的時間、方式以及老師的選擇上也應根據學生的性別不同而有所不同,從心理上對學生進行360°全方位的呵護和關愛,纔能更好的保護和教育孩子。

  稿源:荊楚網

  作者:鍾華

責任編輯: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