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目前只有7家機構具備親子鑒定資質河南商報首席記者楊東華/攝
從最早時候的一年幾十例,到如今的一年數千例,從我省的一家親子鑒定機構就能明顯感受到,每年做親子鑒定的人數在猛增。其中絕大部分是為了上戶口或者辦理醫學出生證明,還有一部分親子鑒定的背後,是一個家庭的糾葛和隱痛。
【現狀】
一年幾千例親子鑒定
大多是為了上戶口或出國
作為一家國家級的親子鑒定機構,河南誠信法醫臨床司法鑒定所承擔了我省大部分的親子鑒定業務,所長廖世秀也是河南省人民醫院醫學遺傳研究所所長。
曾經,親子鑒定往往和『外遇、出軌、不忠』等詞聯系起來,讓人諱莫如深。如今,親子鑒定早已有了更廣泛的應用。
有著近20年親子鑒定經驗的廖世秀說,最早的時候一年做親子鑒定的有幾十例,2010年前後,與人口普查有關,鑒定量猛增,一年能有2000多例,2014年使用新版醫學出生證明以後,做的人更多,平均每個月都能接到五六百例,在寒暑假每月甚至能有上千例。
河南省人民醫院醫學遺傳研究所鑒定人康冰說,在眾多的鑒定案例中,七成鑒定都是因公,其中以『落戶口』和『辦理醫學出生證明』最多。排在第二位的纔是男方因懷疑孩子非親生而做的親子鑒定,佔到親子鑒定總數的20%左右。然後是公檢法委托的司法鑒定、認親、移民、遇難者身份確認等,其中司法鑒定的數量不超過10%,多和財產糾紛、撫養糾紛等有關。因此,從鑒定結果來看,超九成都是親生的。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