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決
超市負75%的責任,評估費雙方承擔
對於上述兩個焦點,當事雙方各執一詞,在休庭調解無效後,法院最終作出宣判。
『在原告進入超市購物的時候,雖然臨近結束營業,但是仍在營業時間之內,被告已經開始了清掃工作,一定程度上會給正常的消費者購物造成一定的妨害。』主審法官許蓓說,此外,陳女士作為一個成年人,在行走過程中自身也有注意安全的義務,從她所處的位置來看,她是能看到有人在清掃的,但是她沒有盡到注意義務,造成了滑倒。
最終,法院根據第三方評估報告和本地區市場情況、手鐲品牌、人文等信息,酌定手鐲的價格為7200元;在綜合比較雙方的過錯程度後,法院判決超市承擔75%的損失即賠償5400元,同時1萬元評估費及700元案件受理費,由陳女士承擔2000元,超市承擔8700元。
寶石抽檢四成多不合格
500元以下的近半有問題
珠寶玉石,沒有人不喜歡。但是這類商品,也極易買到假貨、劣質品。3月13日,江蘇省質監局發布珠寶玉石產品質量抽檢報告。現代快報記者發現,在超市、旅游景點、電視購物等平臺購買的100批次寶石,只有57批次合格。不足500元的,近半有問題。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徐岑通訊員許綱
不足500元的問題多
珠寶玉石都有哪些?此次抽查,翡翠共有51批次,合格率為74.5%。和田玉27批次,合格率為85.2%。水晶、石榴石、貓眼、綠松石、珍珠等其他品種22批次,合格率只有27.3%。根據結果,和田玉和翡翠這些主流寶石,市場相對正規,不容易買到假貨。其他玉石市場魚目混珠的比較多。
從價位上來看,這100批次寶石中,2000元以上的全部合格,價格不足500元的產品合格率只有一半左右。
以假亂真、以次充好
用玻璃假冒碧玉、養殖珍珠假冒天然珍珠、染色充填處理的石英岩冒充天然翡翠……這些『狸貓換太子』的橋段,此次檢測中發現了9批次,都是用人工寶石或低檔寶石假冒高檔寶石。還有13批次寶石是以次充好。用質量較差的寶石經過人工處理美化後冒充高品質天然寶石。
阿富汗玉其實是大理石
還有些低劣寶石,很會『包裝』自己,在標識上大做文章。比如,不按規定以珠寶玉石基本名稱命名,而是以產地標注珠寶玉石名稱。檢測中,一款名叫『阿富汗玉』的寶石就是以產地國名標注珠寶玉石名稱,但經鑒定,實際上這『阿富汗玉』就是大理石。
有些商家則是避重就輕,在產品說明上描述得天花亂墜。比如用『翡翠綠』『冰種』『白玉色』『羊脂級』等翡翠、和田玉專用評價術語來修飾美化大理石、石英岩等低檔產品。
還有些電商介紹產品質量時一帶而過,卻高調介紹高檔產品養護辦法。比如有一家賣的是白色大理石,僅標注『天然玉石』,卻大幅介紹和田玉、白玉的使用和養護方法,誤導消費者。
識別:掂重和看反光
怎樣纔能辨別真寶石?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珠寶首飾產品質量檢驗站站長沈兆龍介紹,以漂白、充填、染色處理翡翠冒充天然翡翠,或漂白、充填、染色石英岩冒充天然石英岩或者翡翠的,通過反光觀察,光澤是比較弱的,表面也比較毛糙,借助十倍放大鏡可以看到礦物間隙呈現蛛網狀。
石英岩辨別則相對簡單,主要是看重量。沈兆龍表示,石英岩比翡翠輕20%,比和田玉輕約12%,掂一掂會有初步感知。
提醒:發票要寫清品名
沈兆龍表示,最關鍵的地方在於發票,發票上一定要寫明產品的名稱。『比如買的是翡翠,發票上就要寫翡翠。買了和田玉,就要寫和田玉。不能用玉石、寶石這些籠統的說法或者別的稱呼來代替。』沈兆龍表示,哪怕今後經過檢測,發現買了假貨,憑著發票也可以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