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熱評
搜 索
張維:坑死老人的保健品究竟誰該反思?
2017-03-14 08:59:26 來源:荊楚網  作者:張維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親愛的老伴和孩子們,你們要保重身體,照顧好小孩子們……』看著父親留下的遺書,家住市南區的陳女士不禁潸然淚下。3月11日晚上7時許,她發現60歲的父親不見了蹤影,情急之下趕忙發動親朋好友尋找。然而,三個小時後,陳女士卻等來了一個噩耗,老人的遺體在海邊被發現。老人還留有一封遺書,上面講述了自己前後投入數萬元購買保健品的經過,同時把矛頭對准一家名叫『向尚集團』的公司。3月12日,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回應半島全媒體記者稱,老人輕生沒有任何『征兆』,公司將與家屬協商此事。(3月13日未來網)

  在衣食無懮、生活水准日益提高的今天,老人向往健康長壽也屬人之常情。然而,人老了,身上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毛病也很正常。要想緩解身體病狀最科學的方法是:一去醫院尋醫問珍,對癥下藥;二是遵醫囑,適量改變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等。

  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老年人並沒有把自己的生命健康寄托在科學養生保健的基層之上,而是習慣性走旁門左道,大肆購買和服用保健品。保健品為何能有如此魅力吸引老人紛紛趨之若鶩呢?我想,這裡雖有老人存在認知模糊問題,但也有我們相關部門對保健品市場監管不力原因。

  從各類保健品上門推銷者的巧舌如簧,到電視和城市街頭巷尾各類保健品的明星代言廣告,再到免費讓老人參加的各類保健品專場講課等等,不僅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而且還充滿著魔幻般的誘惑力和感染力。特別是對既有錢又有閑的老人群體來說,這保健品有如此神乎其神的治病防病療效,又何苦要到醫院看病排隊打針吃藥呢?甚至有的在購買保健品時,還有各種優惠打折,以及去除老人心理寂寞和孤獨感等,這一連串的好事,又怎能不叫老人歡喜呢?

  其實,很多老人初期都是身上的小毛病,只要按時吃藥打針就完全能夠控制病情蔓延和發著的,可自從接觸保健品之後,他們就放棄吃藥打針,而一門心思對保健品產生了濃厚興趣。

  事實上,這些保健品不但沒有絲毫的防病治病的效果,甚至對人體還產生一定的副作用。我身邊有個老人也是過度依賴保健品,平時省吃儉用,但在購買保健品上是相當的慷慨大方。自迷戀保健品後,就放棄了藥物治療身體上的小毛病。結果小病拖成大病,最終成了不治之癥,含恨離世。去世後,不僅在其床底下發現大量的保健品,而且還有保健品商家打電話來。可想而知,這坑死人的保健品實在可惡啊!

  坑死老人的保健品究竟誰該反思?筆者認為,首先是保健品市場監管部門要反思,為什麼非等到出來人命纔火急火燎敢出來處理?難道不能把關口前移嗎?

  其次,那些名人代言人也應該要好好反思,你對保健品的效用真的是很了解嗎?千萬不能只圖一己之利而昧著良心說話啊!

  最後就是社區和為人子女們也要反思。平常多關心關心老人的飲食起居和生活習慣,多給老人們普及科學的養生保健知識,培養老人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人生情趣。

  稿源:荊楚網

  作者:張維

責任編輯: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