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焦點新聞
搜 索
陰陽價格·霸王條款--盤點商家侵犯消費者權益手法
2017-03-14 16:48:06 來源:新華社  作者:周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難查:為求利潤,以次充好

  自己找人噴繪標簽,把6600系列的機油偽裝成每桶價格貴200至300元左右的7400系列機油,賣給消費者,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上海仕壹行貿易有限公司這種銷售以次充好產品的行為,被上海市閔行市場監管局處以516萬元的行政處罰。

  這種行為,消費者自身是很難發現的。上海市工商局點評認為,經營者長期通過私自更換機油標簽的途徑,以價格較低的商品冒充價格較高的商品銷售,不僅存在明顯的故意因素,而且機油屬於對機動車發動機影響較大的因素,違法行為性質較為惡劣。此類違法行為一旦被查處且被公示後,相關經營者的商譽也將會受到影響。

  『潛規』:汽車銷售,『雜費』難禁

  上海九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銷售汽車過程中,針對消費者上外省車牌的,在車價之外另行收取『報備費』,即當事人以需向外省4S店報備的名義,向消費者收取金額不等的費用。

  但實際上,這種所謂的報備費並無相關規定。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上海市反不正當競爭條例》的規定,構成了違背購買者意願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的行,最終被行政處罰7萬餘元。

  上海工商部門點評認為,在汽車銷售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潛規則』,比如,要求消費者支付『出庫費』『PDI』檢測費等不合理的收費。市場監管部門針對收取『出庫費』等附加的不合理條件查處系列案件,強化案例曝光。少數經營者又設置報備費等其他附加的不合理交易條件,上述行為缺少法律法規依據,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屬於應當打破的潛規則。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