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天津大悅城商場兩名兒童墜亡事件,引發了網友對家長看護孩子以及問題歸責的討論。日常生活中,孩子的飲食、出行等各方面的安全問題,都與作為監護人的父母息息相關。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5.2%的受訪者認為身邊存在『馬大哈』父母,65.0%的受訪者發現年輕父母時常自顧自玩手機、忙事情而顧不上看孩子,60.3%的受訪者認為年輕父母對危險的預防評估不到位。
受訪者中,已有孩子的佔78.7%,已懷孕的佔7.6%,沒有孩子的佔13.8%。00後佔0.7%,90後佔18.5%,80後佔56.4%,70後佔18.1%,60後佔4.7%,50後佔1.2%。
60.3%受訪者認為年輕父母對危險的預防評估不到位
『不少父母自己都還需要人照顧呢,更何況是讓他們照顧別人。』山東濟南的60後閆慶君說,有了孫子後,她就和兒子搬到一起住,『為了更好地照顧小孫子』。
『孩子剛滿一歲的時候,自己在床上玩兒,我也在床上看電視劇。當時我覺得我倆離得不遠,就沒咋看著他,突然就聽見一聲悶響,孩子從床邊摔下去了。』今年30歲的吳談起這次經歷依然感到後怕,『幸好孩子沒事,不然我肯定沒法原諒自己,太大意了』。
陝西西安的於瑤(化名)是某小學三年級的班主任,她覺得身邊粗心大意的父母並不在少數。『我和家長們有個微信群,經常在群裡通知家長幫孩子買某件東西。有些家長常常忘記,有些家長則根本不會去看』。於瑤覺得,雖然這些小事並未傷害到孩子的安全,但可以看出家長對孩子的上心程度。
本次調查中,95.2%的受訪者認為身邊存在『馬大哈』父母,其中9.6%的受訪者認為非常多。
『我很少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一是擔心嘈雜的地方有病菌傳染,二是害怕出意外。』劉馨宜(化名)是一名80後『新晉媽媽』,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她辭去了原來的工作,轉為網上接活在家做設計,『不能留孩子一個人在家』。
閆慶君每次帶孫子出門幾乎都是寸步不離,即便這樣危險還是存在。『今年春節我帶著孫子去逛廟會,太擁擠了,旁邊一個人手裡的烤串簽子差點紮在孩子臉上』。
調查中,65.8%的受訪者認為無人看管的水庫、野湖等是安全事故多發地。其他一些隱患地還有:馬路邊的井蓋、下水道(54.5%),游樂園內的大型游樂設施(54.1%),大廈中的直梯、扶梯(52.2%),高樓的落地窗、圍欄、懸空走廊(44.6%),暴露在外的電源、變電站、電線(44.4%)和烤串、糖葫蘆等有尖棍的食品(30.0%)等。
年輕父母對子女的看護還存在不少問題。本次調查中,65.0%的受訪者認為年輕父母常自顧自玩手機、忙事情顧不上看孩子,60.3%的受訪者指出父母對危險的預防評估不到位,57.9%的受訪者認為年輕父母對安全常識知之甚少,48.2%的受訪者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得當、不得法甚至嚴重缺失,也有19.8%的受訪者認為父母因過於擔心安全而剝奪了孩子該有的自由。
劉馨宜覺得,父母『馬大哈』,『歸根結底是重視程度不夠』。『不少父母還沒完全適應自己的角色,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疏忽可能會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吳則認為,父母的粗心更多是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我唯一的那次疏忽,讓孩子摔下了床,是因為那天下班後特別疲憊,沒想到稍一放松,孩子就出了小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