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杭州一老師將試卷放大一倍 成績中下學生考出高分
2017-03-16 11:15:45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放大了一倍的試卷和正常的試卷

  因為老師在考試時做了一個小小的變動,平時成績中下的學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

  原來,老師只是把試卷放大一倍,給學生做。

  想到這個點子的老師叫孫志君,是杭州市保俶塔實驗學校申花校區四(11)班的班主任,14日,她把這個嘗試發到了朋友圈,家長們紛紛點贊。

  她為什麼會想到這個方法?是巧合還是真的有效果?記者采訪後發現,背後還是挺有些道道的。

  日前,孫老師在班裡進行了一次語文第二單元測驗,『我把試卷放大了一倍,讓班裡的個別學生做放大的試卷。』

  考試結束後,孫老師問其中一個男生:『這次考試有什麼感覺?』男生回答:『我都做完了,看題目沒有以前那麼累了。』

  成績出來,孫老師心頭一喜,那個男孩子進步很大:識字部分只扣了3.5分,得了優。『這個男生平時寫作業比較慢,錯別字多,但人很聰明,學習也蠻努力的,我一直在想,他為什麼成績上不去?除了其他因素,會不會是視知覺辨析能力比較弱?』

  先來名詞解釋下:視知覺。

  孫老師說:『視知覺跟視力不一樣,是眼睛看到的東西,折射到大腦,中樞神經再分析綜合做出反應的過程,其中又包括視知覺辨析能力、視知覺記憶力、眼球追蹤能力等,這些都與學習很有關系。』

  視知覺弱的孩子,寫字比較慢,錯別字相對比較多。孫老師說,他們可能不是不懂,而是面對密密麻麻的卷子,就懵了。『我們一般的試卷大小,對他們來說可能不夠大,他們看不清,所以會把很多形近字看成是一樣的。每次考試,他們會在這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眼睛看久了會累,注意力分散,導致惡性循環。』

  孫老師說,以前每次考試,這個男生基本上都是來不及完成的,這一次不僅全部做完了,成績也提高了很多,『所以我還是想把這個小嘗試繼續做下去』。

  能重視視知覺,想到了放大試卷這個點子,和孫老師學過心理學很有關系。

  孫老師教齡纔5年,但她在2014年考出了二級心理諮詢師的證書,是學校心理輔導站的站長。

  『我工作第一年的時候,就有這樣一個困惑,為什麼有些孩子再怎麼努力,成績就是上不去?家長也很崩潰,不知道該怎麼辦?』孫老師經過學習後發現,這與孩子的智商無關,可能是生理發育的問題,導致孩子的能力與智商不匹配。

  於是,她就有針對性地了解每個孩子,並把他們的能力開發出來。就以文章中的這位男同學為例,他就像一臺像素低的相機,有的孩子一目十行,他要一字一句用手指著讀纔行,『所以我纔會想到把試卷放大一倍給他做。這種做法不適合所有的孩子,如果班裡有錯別字頻出、書寫特別慢的學生,不妨試試看。』孫老師建議。

  孫老師在嘗試『放大試卷』前,跟這位男生的媽媽交流過,男生媽媽認為『這是一個有創意的做法』。

  『對自己的孩子,我們也很用心,但從來沒有去關注孩子視知覺方面存在的問題。』這位媽媽告訴記者,現在有老師能個別對待不同的孩子,想出辦法,並且試用起來,作為家長是很支持的。

  這次考試成績出來,媽媽發現,兒子非常開心,但卻不知道成績提高的原因。媽媽就和兒子仔細分析,覺得試卷放大是關鍵原因,『他寫作業比較慢,要比其他同學多花一倍的時間。他在家裡寫作業的效率要比在學校好,可能家裡練習的輔導材料都是寬版的,字體比較大。』

  媽媽說,兒子是班裡年齡最小的,成績一直比較靠後,她本來已經接受了這個現實,『我也給他報過閱讀、英語、數學的培訓班,只堅持了一會,兒子不想上,我也覺得他應付不了,所以就放棄了。』

  為了兒子,媽媽接觸了心理學,所以知道孫老師的想法後,她非常認同老師從心理學的角度關注不一樣的孩子,『兒子還是蠻幸福的,有這樣一個懂教育的好老師。兒子整天樂呵呵的,性格還好,我現在不拿他跟別人比,只跟自己比。學會尊重他的發育節奏,不去逼他。』

  而之前,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孫老師牽頭,和一些班主任、老師搞了一個『一年級感統訓練』項目,就是針對一些生理發育滯後的學生進行系統訓練。『孩子成績落後,只能把玩的時間讓位給學習,跟同學交往的時間也少了,成長過程中得到的肯定也少,自信心低,可能會對整個人生有影響。這樣的學生現在有不少,越早乾預效果越好。』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