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龍口市,有人打著果蔬專業合作社的幌子,以承諾高額返利為手段忽悠被害人『入會』『入股』,在短時間內非法吸收存款近4500萬元,被害人達3300餘人。日前,龍口市法院依法對朱佳利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作出判決,判處朱佳利有期徒刑八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一審宣判後,被告人朱佳利未提出上訴,目前判決已生效。
朱總請吃飯,附贈生財之道
2013年7月,朱佳利在工商局注冊成立了一家公司,名為四季果蔬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四季合作社),業務范圍包括農產品收購、儲藏、銷售等。當時,朱佳利已過不惑之年,早年曾因犯盜竊和詐騙罪入獄。像他這樣腦筋靈活的人,如果能痛改前非,認真組織農產品生產經營銷售,發財致富並非什麼難事。然而,好逸惡勞的他還是不想走正道,因為總覺得正當經營很難賺大錢,便又開啟了空手套白狼的『忽悠模式』。
龍口市西門村村民李樹貴前幾年打工有了些積蓄,想著兒子以後上大學、找工作、買房娶媳婦都要花錢,自己還得留點錢防老,錢放在銀行收益太低,就在親戚的介紹下加入了朱佳利的投資項目。如今作為被害人,李樹貴對朱佳利所設騙局的煽動性記憶猶新:『當時那個姓朱的老總請我們吃大餐,讓我們邊吃邊聽他講課。他講的那些,讓人聽了真是熱血沸騰啊!什麼四季合作社項目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國家撥了好多錢,讓他隨便用;什麼他手下管著80多間冷庫、20多家化肥廠,實力雄厚;還說這個項目既能讓農民掙錢,又能讓消費者吃上綠色健康食品,是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他還說了好多新鮮詞,我也不太懂,聽得是雲裡霧裡,反正就知道跟著他投資,就能掙大錢。』
事實上,朱佳利所宣稱的國家重點扶持項目、下屬冷庫、化肥廠和8000多萬元資金,都是他虛構的『大餅』,其本人跟相關企業和單位並無任何關系。然而,通過吹噓經營項目規模宏大、大談經濟前景等方式,他卻成功塑造了自己『商界精英』的形象,為四季合作社在極短時間內集聚了大量人氣。看到鋪墊得火候差不多了,朱佳利又開始放大招——現金刺激。
另一名被害人張雲告訴記者,他剛認識朱佳利的時候,只是覺得這個老總很有錢,可世上有錢人那麼多,他並沒奢望自己也能跟他們一樣。沒想到僅僅參加了一次飯局,他就完全改變了想法。『吃飯的時候,那個老總挨桌發錢,那一摞摞錢我看著都眼熱。不過沒我的份,人家說這是給老會員的返利。拿到現金的會員AA制承擔餐費,其他人可以吃免費午餐。這時候就有很多人去問怎樣纔能成為會員。那老總說交錢就可以成為會員,不過交錢的數額不同會員級別也不一樣,級別越高賺錢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