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伯成老人
中新網北京3月19日電 2016年北京國際長跑節,在20000名跑友當中,有一位跑友是第一次完成自己21.0975KM的半程馬拉松。他以2:19:54的成績完賽,在20000多名跑友中排名第7372位,也許這樣的成績並不亮眼。但達到這一成績的,是一位81歲的老人??湯伯成。
初次見到湯伯成,會覺得他與其他耄耋之年的老人並無兩樣。一旦他開始跑步時,則會發現他和年輕人一樣,把智能手機攥在手裡,不時地查看跑步APP,熟練地翻看自己運動的軌跡和這些天的歷史記錄。湯老就是這樣堅持用跑步改變自己,身體力行去影響大家的一個跑步老人。
1962年大學畢業後,湯老被分配到了北京光華木材廠,這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建起來的一家中央級企業。進廠後他擔任起技術管理,湯老非常自豪地說道,火車站、飛機場、人民大會堂、北京飯店等北京十大建築的門窗和地板,他們廠都參與建造過,這份工作一乾就是36年。

熱愛跑步的湯伯成老人
回憶起工作那會,湯老說:『我那個時候,不愛運動,天天只琢磨工作,覺得自己還是個小伙子,身體好。』直到廠裡的一次技術改造,100多臺設備需要昇級,工作量特別大。那段時間吃飯、睡覺他都在想解決方案,之後有一段時間經常拉肚子,自己一度懷疑身上長了瘤子,去海軍總醫院檢查後並未發現什麼異樣。直至一位朋友與他聊天時一語道破,你這是思想負擔太重,工作太認真,死心眼的結果。
1986年,湯老決定,在工作之餘,開始跑步訓練。
相較於工作,跑步對他而言還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用他的話說就是:『是很艱苦的跑步。』平時上班一心撲在工作上,連去離家最近的龍潭湖公園跑一跑的時間都沒有,所以他只能利用出差的時間去跑一跑步。有一段時間湯老經常出差開會,每次臨行前老伴都會為湯老收拾行李,但每次湯老都會趁老伴不注意的時候拿出行李,為的是騰出空間帶上自己的跑鞋和運動褲。湯老說,『生活用品都可以不帶,唯獨不能缺少的是他的跑鞋和運動褲。』到一個地方開會,下火車第一件事,就是去買一張地圖,仔細研究。看住地附近哪裡有地方適合跑步,就用筆開始標記、繪制,制定自己的跑步路線。在外忙完工作,他都會擠出時間去完成自己的跑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