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與法
搜 索
騙走老人棺材本的"會銷":喝保健品給農藥解毒
2017-03-20 16:01:23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現在有一種銷售方式叫會銷,顧名思義,就是以開會、講座等名義把人召集在一起,實際上是推銷產品。會銷在保健品行業越來越多見,我們身邊有不少老年人就經常接到這樣的邀請去聽講座,買回一些號稱有奇效的保健食品或者床墊、枕頭等保健產品。這些產品售價不便宜,動輒幾千上萬元,但等到老人們發現產品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效果,卻是投訴無門,最後只能吃啞巴虧。那麼保健品會銷是如何一步步把老年人帶入陷阱的?記者不久前對此進行了調查,發現了一些保健品公司瘋狂會銷的秘密。

  在位於廣州市黃埔區的一條商業街上,記者注意到,兩個年輕人正在向路人發放宣傳單,但是他們看上去只發給那些上了年紀的人。

  看上去這是一次環保活動,但是記者注意到,其主辦單位是廣州瑞頤醫藥公司,要求參加者憑老年證入場。

  這個『養生文化節』是否就是一場保健品會銷活動呢?記者按照宣傳單上通知的時間和地點,來到了這家酒店,想辦法進入了活動現場。

  這是一個中型會議室,沒有窗戶,比較封閉,獲准進來的果然都是白發蒼蒼的老年人。

  記者看到,每一個到場的老年人身邊都有一個年輕的業務員,在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和個人信息,並仔細地做著記錄。會議室的布置則圍繞著防癌抗癌這個主題。

  主講人的頭銜很多,聽起來很權威。這位主講人一直在講紅豆杉提取物防治癌癥的功效,如何稀有和昂貴,而他們正在研發此類產品。

  記者注意到,這些信息令大家開始有了不安的情緒,惡性腫瘤的視頻內容則進一步加重了這種不安。

  講座持續了一個多小時,臨近尾聲,講師開始推銷一種被他們稱為『瑞檢一號』的癌癥檢測項目。

  交了錢的老人,每人領到了一個驗尿的容器,需第二天送到這裡,然後繼續參加活動。而像記者這樣沒有交錢的,則被工作人員清理出了現場。

  事後經過調查,所謂用一杯尿液檢驗癌細胞的說法毫無依據,主講人的那些頭銜也都是自我標榜的。據知情人介紹,這些內容只是在為接下來的保健品銷售進行預熱。

  一些年輕人正在向老年人發放宣傳單,吸引他們去一個叫『社區家園』的地方。宣傳單上,『社區家園』的自我宣傳定位是敬老、愛老、助老。

  『社區家園』的門店,設在居民小區裡面,不少老人都去過。

  他們說那裡的店員都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一去就陪著他們聊天,做操,不僅沒有推銷什麼產品,臨走了送些實用的小東西。

  沒過多久,他們就收到了特別的『邀請』,請他們去開會。

  早上七八點鍾,老人們陸陸續續抵達,酒店外面沒有拉條幅,有專人負責一路接待和引導。

  老人們說,活動持續了四天,期間不允許拍照和錄像。那麼,在這四天當中,老人家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社區家園』會銷活動現場,老人們當時很興奮,現場氣氛非常熱烈。

  會銷活動中的核心人物被他們稱之為講師,他們在臺上熟練地掌控著現場氣氛。事實上,他們手頭都有一套臺本,可以看出,所有臺詞都提前設計好了,也就是說,會銷的整個過程是一個固定的套路。

  按照這個套路,活動分成四天進行,頭三天沒有安排銷售內容,給老人祝壽、吃蛋糕,男的叫爸爸,女的叫媽媽。

  講師事先對員工們做培訓的筆記上面寫道:『我們是演一場電影....』『我們都是演員,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賺錢)。』

  對於拜壽環節,則要求員工這樣配合:『喊不要,受不起,如果沒人上來拉我,找人上來拉我,一般選阿姨,達到視覺衝擊』

  除了祝壽這場戲,講師還要演一場苦戲,編造一套淒慘的身世,這個環節被他們稱為苦口。

  按照他們的套路,解決了如何打動人這個問題,下一步的重點就是如何留住人?如何讓人主動掏錢?

  他們在員工培訓記錄中寫到:前三天不要錢,最後一天不要臉。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