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熱評
搜 索
鄧海建:中國青年,願你每夜都好眠
2017-03-21 09:53:33 來源:荊楚網  作者:鄧海建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3月21日為『世界睡眠日』。中國睡眠研究會調查了近6萬人後,日前發布了《2017中國青年睡眠現狀報告》,『睡個好覺』成為青年人的奢望。有專家表示,中國青年人的睡眠狀況不容樂觀,尤其是不規律的作息,對身體造成潛在危害。(3月20日北京晨報)

  雖然滿屏都是『睡什麼睡、起來嗨』的鬧騰,但早在前幾年,年輕人就在網絡歌曲裡跟老板抗議:『早晨六點不想起,睡眠太少不長命,人類應該睡到自然醒……』中國青年缺覺少眠的現象,恐怕在各種疑似『過勞死』的背後,都能找到悖逆生理規律的解讀。根據這個報告:76%的受訪者表示入睡困難,其中超過13%的人甚至感覺處在痛苦狀態,只有24%的受訪者表示睡眠整體狀況不錯。『一覺到天亮』的,簡直是上帝的寵兒,而這樣『沒心沒肺』的青年人只有11%。

  睡不好的,未必就真是『心眼兒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稱,27%的人有睡眠問題。青年人的睡眠問題,大概就是兩類:一是老板不讓睡。工作負荷壓力山大,企業遍地『床墊文化』,加之大城市學區房的煩惱……能安睡到天亮的,確實需要心境豁達。二是習慣睡不好。手機已經成為人體器官之一,APP雖有助眠功能,卻也易讓人興奮。就在最近,亞馬遜中國基於大數據出臺的中國睡眠地圖顯示,國人中『特困生』比比皆是;而晚睡的TOP 3原因則分別是刷手機和玩電腦、生物鍾習慣以及追劇。諸如此類,天長日久,睡不著、睡不好,就真的烙下病根兒了。此外,創業人群等特定人群的睡眠問題亦不容樂觀,調查顯示『越年輕的創業者得分越低。』

  俗話說,睡不著,怪床歪。『不作不死』的習慣問題,固然交由個人去糾偏和考慮。只是,群體性的睡眠障礙,恐怕亦需要公共關懷。此前,國際睡眠微環境醫學研究協作組織就發起過『多睡一小時』全球公益活動(World Sleep Day extra hour of sleep) 。保障充足睡眠,當然是為了有個好身體,尤其在老齡化飛奔的路上,青年人的睡眠質量,又不僅僅是個健康問題。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經濟系有一項研究,研究者將工資數據與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睡眠數據進行了對比,『長期平均睡眠時間每增加1小時,工資會增加16%!』睡眠充足、頭腦清醒、創富高效??這三者之間的比例關系,理解起來其實也很容易。

  眼下而言,要明確的無非兩點:第一,睡得不好,可能真是個醫學意義上的病癥。不要將睡眠問題,直接等同於生活習慣問題。第二,睡眠健康同樣需要公共乾預。在『健康中國戰略』下,青年睡眠質量狀況關系到社會的『氣場』。

  都說佳期如夢,那就祝你睡個好覺??也許這是對時下中國青年最好的祝願。

  稿源:荊楚網

  作者:鄧海建

責任編輯: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