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女士說:『由於馬上要登機,沒辦法繼續投訴,只能自認倒霉。』
北京市朝陽區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在互聯網機票銷售平臺上訂機票時,航意險、延誤險、快速安檢、貴賓休息室、機票代金券都是默認勾選好的,並且沒有折疊在同一個欄目下邊,你需要打開一個個欄目再取消,稍有不慎,就會被『套路』。在勾選掉航意險時,常常會彈出來這樣一條溫馨提示『若購買航意險,每位乘機人人均可立享3塊錢優惠,是否立享優惠?是?否?』
張女士說:『按照正常人思維,我打開就是為了優惠,往往字還沒看完,就選了「是」,於是便被「套路」了,真是有苦說不出,這種文字游戲到處都是。』
霸王條款隨處可見
在韓國留學的小孟,去年通過某旅游網站購買了一張韓國首爾飛山東威海的機票,到達機場後發現飛機晚點。由於著急回國參加同學的婚禮,在詢問起飛時間未果後,她只能重新買了一張機票。
在機場聯系旅游網站客服要求退票時,客服回應,『退票是可以的,但是要有延誤機證明』。
隨後,小孟詢問機場工作人員,希望開具延誤機證明。工作人員回應,飛機延誤的信息是所有售票平臺實時共享的,根本不用出具延誤機證明。
無奈之下,小孟再次聯絡旅游網站客服。
客服回復,沒有延誤機證明的話,就算是個人誤機,不能退錢。事後,小孟多次給旅游網站打電話投訴,兩個月後僅收到退款200元,共損失1000元。
小孟說:『就算我再怎麼繼續聯系下去,也不可能有什麼結果。就算是全額理賠,這1000元還不夠國際電話費呢。』
退款被拒的情形屢見不鮮,在陝西省西安市工作的王先生就曾遇到過。
去年,王先生准備從西安出發去三亞旅游,在某機票銷售平臺查詢後發現,如果直飛的話,機票價格是1900元左右,但在西寧轉機價格會便宜近900元。於是,王先生購買了轉機機票。然而,由於出發當天突然有工作安排,王先生無法按預定時間出行,便申請退票,機票銷售平臺也顯示正在退票。工作完成後,王先生重新購票飛往三亞。然而,他抵達三亞時發現,平臺顯示退票失敗,商家拒絕退票。
北京市朝陽區的孟先生也遇到過類似情況。孟先生告訴記者,去年,他在某平臺購買機票時,發現名字寫錯了,於是聯系平臺客服修改乘機人信息,客服回應由於是特價機票,不支持退改。但是,他聯系航空公司時被告知可以修改相關信息,不過需要平臺與航空公司溝通後纔可以在系統中更改。孟先生多次聯系購票平臺,客服均以特價機票不支持退改為由拒絕,最後只好作罷。
基本信息不作告知
除了被購票平臺刁難不能退票,小孟還遇到過一些窩心的事情。
小孟說,今年年初,她在購票平臺上購買了回國的特價機票。在機場辦理托運手續時被告知行李有21公斤,超重1公斤,需要補交1000元。此時,小孟纔被告知,乘客持正常價格的機票可免費托運23公斤行李,持特價機票只能免費托運20公斤行李,但是訂票平臺並沒有相關說明。
『都是新買的衣服,也不能扔了,我和男朋友只好把兩件棉襖、一件馬甲、三條圍巾套在身上,大冬天的居然都快熱暈了。』小孟說。
小孟告訴記者,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某平臺說明最晚截至起飛前兩小時出票,但到機場纔發現出票失敗的大有人在。
『支付價與票面價格不符、行程單與實際支付價格不一致,差價不退還,若訂單生成,則表示您已同意此規則!』這是天津的小吳在某平臺購買一張合肥到北京CA1844航班機票時,在支付完成之後看到的一條『特殊規定』。
今年2月,深圳的李女士在某平臺訂購了去韓國首爾的機票,但由於韓國局勢不穩,她聯系客服退票,卻被告知不能退票還要全額扣款。
李女士說:『在訂票過程中,沒有看到關於全額扣款的說明,反倒是付款後會彈出相關提示,這樣就很坑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