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手法】
編造顯赫身份
從相關判決書中,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小花只是數位被害人中的一位。而武某詐騙的手法,則都大差不差。
虛構身份:從『無業游民』到『家世顯赫』
在與被害人交流中,武某都稱自己在省公安廳上班。但『職位』並不一樣,有時說自己是處級乾部,有時說自己是特警隊長,有時說自己退伍後到省公安廳上班。
而且,武某還給自己的家人都編造了好職位:父親以前當兵,現在在香港治病;母親是鄭大英語教授;舅舅是主管河南省人事部門的領導;姐姐是上海檢察院的檢察官;舅媽是中國銀行行長……
按照他的說法,真的是『家世顯赫』。而實際上,38歲的武某的真實身份是連小學都沒有畢業的『無業游民』。
獲取信任:找工作、辦駕照自己都能弄成
為了獲取被害人信任,武某想了不少辦法。
比如,他給被害人發自己穿警服的照片;再比如,為了證明自己在省公安廳工作,他消費時開具抬頭為『河南省公安廳』的發票。
當然,獲取信任自然少不了允諾好處。武某稱自己有給人找工作、辦駕照等能力,許諾被害人小紅可以去中國銀行上班、被害人小綠可以到鄭州市地稅局工作……
真實『目的』:編造謊話騙錢
花言巧語、虛構身份,而這一切都是為目的服務的。騙錢就是目的之一。
對於武某來說,在騙錢上也想了不少方法。騙錢的借口一般是找工作、跑關系等需要。有時候,武某還會編造一些急需花錢的理由,比如父親死了、自己要做手術、下屬打死人了等。
除了拿現金和借記卡外,武某一般還會讓被害人辦信用卡。信用卡的額度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而武某就拿著這些信用卡消費,把多張信用卡的額度幾乎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