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要總熬夜。』習總書記對青年的這句囑托,一度成為網絡熱詞,引發網友一片『點贊』。的確,近年來,廣州、成都、南京等地高校發生多起大學生熬夜猝死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大學生的睡眠質量究竟如何?昨天是第17個『世界睡眠日』,常州晚報大學生記者團隨機對在常高校500名學生進行了睡眠質量問卷調查。調查發現,大學生的睡眠狀況並不樂觀:58.4%的學生睡眠不足8小時,69.6%的學生認為自己睡眠質量一般,其中有19.2%的學生覺得睡眠質量較差,甚至失眠。
那麼,到底是誰『偷』走了大學生的睡眠?
睡前刷手機成習慣,考試周是熬夜『重災區』
『你晚睡的原因是什麼?』學生填寫的答案五花八門,除了做兼職、忙學生工作、理工科作業多等原因外,女生多是圍繞『美妝』『八卦』的臥談會,男生則是『打游戲』佔大頭。不過,『刷手機』仍以62.4%的絕對優勢高居榜首。『睡前最難放下的就是手機,睡醒第一件事就是找手機。有時候明明已經很困了,但就是捨不得放下手機,刷微博、刷朋友圈、或是看劇,有時是一不小心就玩到深夜,第二天就只能頂著黑眼圈去上課。』受訪者吳同學告訴記者。大二學生小王也表示,自己經常在11:30以後纔睡覺。『其實宿捨10:00就熄燈了,雖然我按時上床,但也要習慣性拿手機刷刷QQ空間,回復下留言。同學間線上互動在那時最為活躍了,探頭一看,旁邊的捨友也都沒睡。』
此外,考試周是學生熬夜、失眠的『重災區』。『我們有一個詞叫「刷夜」,我也是上了大學纔知道的。』一位受訪學生透露。『刷夜』是考試前對學生熬夜突擊復習,背誦大量章節或做大量習題的行為的戲稱。『考試周的時候,因為考試比較集中,復習時間往往不太夠用,再加上有些日常聽課不認真的同學落下的知識太多,只能通過這種臨時抱佛腳的行為來尋求心理安慰。』調查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表示有過刷夜的經歷。『「刷夜」雖說會對提高考試成績有些幫助,但是熬夜加上高壓,即使考完了身體也感覺很不舒服,往往幾天都昏昏沈沈,食欲不振。』一位大三的受訪學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