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女士稱,最後雙方都取得了諒解,事件也暫告一段落。
焦點:
微信群公開批評家長覺得『沒面子』
據了解,當天老師在群裡批評沒有做作業的還有另外兩個孩子,但沒有拍照片,只有張女士的孩子被『曬照』。更讓張女士意外的是,當天該老師還讓家長們『站隊』,稱『同意和自願接受老師一切教育方法的家長,在以下按照順序「接龍」。』記者見到,當時班上絕大多數家長都站出來『聲援』老師。
對於自己在微信群中和老師起衝突的事件,張女士說自己並不後悔。『很多時候家長會擔心得罪老師,在群裡會忍氣吞聲,但我覺得如果老師的教育方法欠妥當,也應該說出來。』
記者了解到,目前作為家校聯系的重要溝通方式,微信班群或者級群越來越多地在幼兒園或者中小學中使用。除了日常發送通知和提醒外,不少老師也會在微信群中對學生一些表現欠妥的情況通報給家長。
對於這種『公開批評』的方式,記者了解到,絕大多數家長表示並不妥當。『之前也試過孩子在學校調皮,不小心撞到其他孩子,當天就被老師在群裡@我的名字,公開批評了。』家長劉先生說,對於老師的批評,大多數家長都覺得雖然面子上不好看,但孩子確實做得不對,只能在群裡承認錯誤。『但其實內心很尷尬,也覺得沒面子。』
不過有些家長認為,如果在微信群裡被批評,會先看孩子是否真的有錯。『有些時候沒有必要太在意,畢竟老師指出錯誤,是為了孩子好。』家長羅小姐對這種教育方式持理解態度。『有些時候老師並不針對個人,只是想著有這麼一種現象,也想提醒其他的家長留意。』不過羅小姐也稱,如果只是想提醒其他家長留意,最好不要采用發照片或者指名道姓的方式,可以模糊學生的個人信息,再通過私聊當事家長的方式進行解決。
不僅微信群中公開批評難被家長所接受,家長會上公開批評也一樣會遭到家長抗拒。近日東莞有家長因為女兒忘記帶作業回學校,被班主任在教室門口當著孩子面批評。沒過多久,他給女兒辦了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