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產假延長看起來很美?紙面上好政策有人歡喜有人愁
2017-03-25 18:29:35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中國,到本世紀末,還有多少人口?到底是10億還是6億?

  無論答案如何,這個人口學界爭論的問題背後,是對中國人口萎縮的一種擔懮。

  《大國空巢》作者易富賢就曾嚴肅提醒:老齡化是經濟的阻力,中國已陷入『低生育率陷阱』。

  基於這些人口問題背景,2016年1月1日起,中國放開生育限制,進入全面二孩時代。此後,全國各地紛紛出臺一系列鼓勵生育的政策。然而,紙面上的好政策能否落到實處?育齡女性,尤其是職場育齡女性,還有什麼顧慮和現實尷尬?本報在人口密度是全國4倍的廣東進行采訪調查。

  《廣東省實施〈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今年2月正式實施。其中,對月經期、孕期、產假、哺乳期等一系列女性特殊時期保護有了詳細規定,給女職工橕起了一把更強有力的權益『保護傘』。

  在二孩政策落地後,廣東對女職工,尤其是職場媽媽權益的進一步保護趨勢明顯。2016年9月29日起,廣東省將女職工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獎勵假,從30天延長至80天,即廣東省女職工產假將由最少128天延長至最少178天。

  保護女職工的好政策出臺,卻有人歡喜有人愁。

  『希望能多陪陪孩子』

  廣東省女職工產假的延長,是否所有生育女職工都能享有延長的產假呢?記者了解到,有些單位並沒有履行新條例。

  張玲在廣州市天河城一服裝店做銷售已有9年,在修改後的《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開始實施時,她已懷上二胎7個月。『當時服裝店已有兩個職工在休產假,還有3個同事和我差不多時間生育。看到新聞,我們就發信息問公司人事部門產假能否延長至178天。但公司沒有答復。』

  眼看預產期快要到了,張玲維權的態度更堅定了,她和公司其他准媽媽多次與人事部門溝通。『公司說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產假可以延長,於是我們將相關新聞以及「工人在線」上的條例內容拿給人事部門看。』隨後,公司答復張玲等人,稱勞動合同上沒有明確產假是178天。張玲當即表示:『合同也沒有明確不可以按照新政策執行,若沒有辦法,可以到勞動局協商。』見狀,公司告訴張玲等人會將她們的意見反映給總公司。

  一個月後,公司答復張玲等人:產假可以延長至178天。

  2016年12月7日,張玲生下一兒子。她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延長產假是件好事,能多照顧一下孩子,多陪陪他。』回想起第一胎的產假只有三個月,孩子3個月後就要喝奶粉,張玲仍感愧疚。

  張玲理解,從公司角度出發,肯定不希望延長產假。『我們休產假時間長,公司肯定要重新請人,但是做服裝銷售一般有一定的顧客群,重新請的人不一定熟悉我們的品牌風格,不一定了解品牌的客戶群體。另外,培訓新人也需要成本,新人進來肯定要有適應期,公司業績也會受影響。』

  休產假的危機感

  二胎放開,產假延長,讓很多女職工擔懮:產假延長只是『看起來很美』,現實很殘酷?

  網友鳳吐槽道:『曾經因為休完產假回到單位上班,被調換到一個無關重要的職位;也曾經因為流產後被降職。』

  另一網友Bee也有類似經歷:『待產前把工作都交給新人,生完孩子回來上班,發現之前的崗位已經被新人勝任,只能自動提出離職再重新找工作了。』

  今年2月開始休產假的劉麗就沒有獲得延長產假。在劉麗看來,大部分企業都很難做到產假休178天。『除非你不想要這個崗位了,否則基本不會投訴公司。一般執意要維權的員工可能處於公司基層,若處於中層乾部級別的員工,基本都會跟著公司規定走,少休就少休。』在公司工作了10年,劉麗已經從一線員工做到中層級別了。所以,她選擇了按公司規定休假。

  不少女職工休產假期間有很強的危機感,擔心休假時間太長,跟工作脫節了,跟不上怎麼辦?公司是否會將你調崗?

  對此,劉麗認為,休產假期間,如果公司並沒有另招人頂替自己的崗位,對公司業務開展來說是不利的。如果當事人處於比較關鍵的崗位,長時間休產假後再上崗,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對自身職業發展來說也是不利的。『沒必要為了一兩個月假期與公司爭論,我自己也希望早點進入工作狀態。』

  張玲與劉麗持類似觀點,認為休假時間太長,回到單位需要一定時間適應,如果要換工作,這個年齡找工作也很難。『休假期間公司會偶爾打電話來問我什麼時候能回去上班,希望我早點回到崗位上。』

  『公司尊重女性員工生育的權利,會按照條例給女性員工應有的產假。』作為企業管理層,廣東青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志勇表示,管理層或位於重要崗位的女性員工,通常都有一定的危機感,『她們很多會擔心長時間不上班工作跟不上,因此,盡管在正常的產假期間,她們都主動表示願意在家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

  『生孩子了沒有?』

  生育歧視、招聘崗位限制、同工不同酬……二孩政策下,越來越多女性遭遇職場隱形性別歧視。

  『24歲那年找工作,當時還是未婚,一起應聘的女性有一個21歲未婚,另一個30歲已婚已育。招聘單位對我直言不諱地說,21歲距離結婚還早,30歲已婚已育,24歲卡在這個最可能一招聘進來就結婚生娃的階段,單位要考慮成本。』南希說道。

  另一位即將畢業的女大學生也對產假延長表示擔懮:『本來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時就會偏向錄用男性,現在產假延長了,可能企業在招聘時也會對女性員工有更多限制。』

  為何招聘時HR喜歡問『生孩子了沒有』?深圳某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負責人表示:『HR最怕遇到結了婚還沒生孩子的求職者。因為公司是要招乾活的人,一進公司就生孩子,公司的招聘成本還有其他的福利成本都會很高。現在再加上二胎政策,符合生育年齡的女職工都生孩子去了,公司就沒有人乾活了。』

  據了解,全國婦聯在調研中發現,有的用人單位要求求職婦女幾年內不得結婚或生育,有的要求女職工排隊生育,有的變相辭退懷孕女職工,嚴重侵害了婦女的平等就業權利和勞動經濟權益。

  今年全國兩會上,二孩衍生的社會問題,也受到代表委員們的關注,『全面二孩政策下,更要加強女職工特殊權益維護』的呼吁音量漸強。

  (應采訪者要求,張玲、劉麗為化名)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