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萬凌
傳統『婚托』走出婚介所,潛伏在婚戀網站釣魚,但行騙手法不變,還是第一次見面、第二次拜會家人,目的就是以收『彩禮』的名義,誘使迫切想結婚的單身人士掏錢。繼本報曝光某知名婚戀網站『亂點鴛鴦譜』後,武漢晚報新聞熱線陸續接到讀者投訴婚戀市場亂象。昨天,洪湖的謝先生向記者講述了自己被三個不同婚托欺騙的遭遇。
婚托扮富婆索要萬元彩禮
謝先生今年47歲,有過兩段失敗的婚姻,所以格外渴望再次找到合適的伴侶。去年7月,他在百合網注冊為會員。8月2日,他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武漢某婚介所的工作人員,從網上看到他的信息,可以為他介紹對象。當天,謝先生就趕到武廣17樓,在這家婚介所交了2000元服務費。紅娘立即介紹一名姓陳的中年女子跟他認識。初次見面,謝先生只知道她是黃岡人,租住在江夏,但對方居然表示『願意馬上跟他結婚』,這讓謝先生既驚又喜。此後,陳姓女子以買手機和項鏈為由向謝先生索要1.4萬元。
8月30日,兩人約在江夏一家餐館跟女子的『哥嫂』見面。 『哥嫂』先是對謝先生熱情寒暄一番,然後提到老家提親的『規矩』是:不少於3萬元。謝先生當即說,他在武漢打工沒有太多積蓄,對方想了想把價碼降到2萬元。最後,他只拿出了1萬元交給對方。
隨後,『哥嫂』面露不悅,先行離開,陳姓女子說第二天會聯系他。結果謝先生等了一個月對方都沒有現身,他打電話過去女子也不接。氣憤的謝先生發短信稱自己已經報警,女子纔委托『表哥』出面還了1.8萬元了結此事。
去年10月初,又有一名姓羅的中年女子主動聯系他,也說是從網上看到他的信息。讓謝先生驚訝的是,羅姓女子居然開車來見面,還自稱是『做水管安裝工程的』。這次,女方借見家人的名義,直接索要1萬元彩禮。見謝先生有點遲疑,她還保證事情不成就退錢,『我還差你這麼點錢?』結果,羅姓女子也是見了兩面就玩消失。今年元月,謝先生再次報警,好在武昌區梅苑派出所的民警很快就把這筆錢追回來了。『我在公安系統裡看到她的照片了,應該是有前科的。』
婚介所僱傭職業『准岳母』
兩次遇人不淑,謝先生越發急迫地想找個正經女子結婚。就在羅姓女子失聯半個月後,第三名姓劉的中年女子趁虛而入,直截了當地說是從百合網看到他的信息。這次謝先生吸取前兩次的教訓,先通過短信初步了解對方的情況。見面後,劉姓女子沒有過多詢問他的經濟狀況,也沒有提彩禮的事情,只說自己想盡早組建家庭,這讓謝先生放松了警惕。
隨後,兩人商量好在江漢路見女方的『母親』。剛見面時,謝先生隱隱感覺對方的『母親』很眼熟,但一時不敢確認。老人似乎對他很滿意,問長問短,還說『一個女婿半個兒』『元旦就可以把事情定下來』等話麻痺他。
這時,劉姓女子趁機表示家裡經濟狀況欠佳,如果有個人能幫襯一下,她願意馬上結婚。謝先生聽聞此言,當即掏出事先准備好的8000元錢交給『准丈母娘』,還奉送一條香煙作為給『准岳父』的見面禮。老人當場感動得熱淚盈眶。
本以為這次能成功贏得芳心,接下來劉姓女子卻總是以照顧母親為由不願意見面。謝先生半信半疑,多次提出到家裡探望,都被她以各種理由婉拒。等了一個月,謝先生再也聯系不上對方,這纔相信自己又上當了。『後來我仔細回憶了一下,我在武廣17樓的那家婚介所見過她「媽媽」。』
都說事不過三,這次謝先生就沒那麼幸運了,由於被騙金額不足一萬元,他第三次報警後,派出所只做了筆錄無法立案。
網站稱並未泄露會員隱私
昨天,武漢晚報記者在百合網上輸入謝先生的手機號和密碼成功登錄,隨便點擊幾名女會員發來的站內消息,只能看到她們的網名、年齡、居住地、興趣愛好等信息,並不能獲取身份證號、手機號和詳細的家庭住址。
百合安全中心還分門別類地提醒用戶謹防詐騙,詳解介紹了如喪偶成功人士、酒吧托飯托、花籃托、機票托、借貸詐騙、中獎圈套、高額聲訊電話、香港賽馬會和仿冒百合網頁等行騙招數。
記者撥通百合網客服專線,工作人員稱:不論用戶開通哪種級別的會員服務,他們都對其個人信息保密,其他會員必須通過『站內信』的方式,向本人索要手機號,百合網並未泄露會員隱私,更不可能販賣會員信息給婚介所,不排除是婚托『潛伏』在網站內用非法的途徑獲取用戶信息。
依據我國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已經構成犯罪,詐騙罪的數額較大以八千元至一萬元以上為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