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臺
『認證演員』找替身上當發現是假V
今年上大三的小敏告訴北京晨報記者,日前她通過微博找到一個給小演員做替身的兼職。『演員的微博認證的昵稱是「燕子」,注明參演過多部影視劇,不但是演員,還是經紀人。』小敏說,雖然做替身的電視劇都是些不知名的作品,但只要能參加演出就很滿足,於是加了這個人的微信。小敏說,『燕子』稱因為她沒有演出基礎,要她交納500元,培訓後纔能上崗。
『我當時沒多想就交了錢,可是等了兩星期,還沒有劇組通知我。這纔發現「燕子」已經把我從微信好友中刪除了。我趕緊去微博上找她,她換了昵稱,也把我拉黑了。』小敏說,自己這纔知道上了當。『我搜索她「參演」過的電視劇,根本沒有那些角色。這個微博認證的演員,根本就無從談起,真奇怪,怎麼通過認證的?』
微博認證也可交易高價服務有『定制』
北京晨報記者在網上搜索『微博認證加V號出售』,同樣發現了大量搜索結果。其中一名商家坦言,只要付款,馬上就能辦理加V的微博賬號。『我們走員工內部通道加V,保證成功率,當天生效,你可以確認後再交錢。』記者看到,這家店裡售價500元的『加V號』一個月內就賣出了120單。此外,記者搜索發現,加V認證的叫價從200到700元不等,銷售火爆。
商家還向記者分析了顧客的來源和目的,『一般網友對於「加V用戶」有好感,認為這樣的人說話具有公信力和影響力。但是也有人買來認證賬號來做買賣,希望吸引更多的顧客。』如果要選擇職業或者是企業加認證,多花錢也可以做到。『如果你想要演員、模特這些認證我們也可以提供,只是價格高一些。還有一些企業的認證,我們也可以提供相關的手續來幫你申請「全套服務」。』
平臺認證審核嚴被舉報及時處理
據記者所知,目前各個微博平臺對於個人加V認證都有嚴格要求。如個人認證需要上傳單位開具的職位證明或者職業資格證書等,演藝人士可以上傳代表作等。當不方便出示職位證明時可以選擇好友輔助認證,讓至少兩個互相關注的橙V好友轉發輔助認證的微博。企業認證則更加嚴格,需要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正反面,組織機構代碼等相關信息。
對此,一位微博工作人員介紹,一旦發現此類情況將第一時間處理。『我們要求申請人在娛樂、生活、體育等領域內有一定的知名度,需要提交真實的身份證明和加蓋單位公章的證明文件。如果網友發現虛假身份信息的賬號,可以向我們反映舉報。』
-律師說法
利用他人信息構成侵權
北京康普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吳立宏認為,在網上出售或購買支付寶實名認證的做法完全是一種違法行為,提醒廣大公民注意不要購買,非法獲得將存在很大的法律風險。依據中國人民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的相應規定,支付寶等支付賬戶禁止出售、出借、出租以及利用支付賬戶從事或協助從事非法活動。現一些支付寶用戶、淘寶商家利用購買多個支付寶或淘寶用戶多開網店等行為均已違反前述規定。
其二,因購買的支付寶賬戶的信息涉及到第三人的姓名、身份證號、性別、職務等個人信息,同時該等賬戶的注冊一般都是不法分子盜用其他人員的身份證或身份信息非法注冊後在網上售賣,對此依據我國刑法規定,以出售、購買以及其他方式非法獲得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將涉嫌非法提供或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構成刑事犯罪。
其三,從事民事責任上講,因未經對方許可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賬戶的行為本身也構成侵權,侵權行為給對方造成損失侵權人也應賠償被侵權人損失等相關法律責任。
其四,從自身風險來講,因購入賬戶是別人的賬戶,一旦對方發現後進行相關舉報或控告時,該賬戶將面臨立即查封等相關後果,屆時該賬戶中如有大量的存款也會相應凍結而無法取出。對此,吳立宏律師提醒大家要抵制非法操作,從而避免因違法使用給自己帶來的不必要法律風險。
北京晨報熱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