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熱評
搜 索
呂謙:大學生做快遞到底虧了誰?
2017-03-29 09:16:00 來源:湖北日報網  作者:呂謙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火爆求職季,『快遞小哥』需求大增,引來眾多大學生競相應聘。其中,有不乏本科畢業生求職『快遞小哥』。隨著電商的發展,大學生兼職做『快遞小哥』在校園有蔓延之勢……然而,在記者采訪調查的過程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議論:『大學生做快遞,大材小用,太虧了!』(3月27日《中國青年報》)

  前有北大畢業生賣豬肉,後有大學生送快遞,高學歷低就業早就已經不是新聞了。各大高校開學以後,一方面是『快遞小哥熱』和市場方面的強大需求,另一方面是社會對『大材小用』的質疑。我們不禁疑問:大學生送快遞真的是大材小用嗎?到底『虧』了誰?『虧』在哪裡了?又『虧』了多少?筆者認為,虧與不虧,只有當事人纔最有發言權。

  從受訪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大學生受訪者的想法是做『快遞小哥』是從基層乾起,能積累經驗,有助於深入了解行業,即使辛苦一點,但對自己以後的職業發展有好處。許多兼職送快遞的大學生則認為,既可以補貼家用,還可以積累經驗為以後工作打基礎。從他們的想法我們不難看出,大多數大學生從事『快遞小哥』一行,都是有長遠考量的,他們內心深處並不覺得會虧,反而覺得是一種『贏』和收獲,是他們初出象牙塔了解社會,增加人生經驗的一個跳板。

  既然當事人都不覺得虧,為什麼社會上還普遍覺得『大學生做快遞,大材小用,太虧了!』。說到底還是功利主義、拜金主義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錯誤價值導向在作怪。誠然,改革開放以來,『尊重知識、尊重人纔、尊重創造』已經為社會所普遍認同,但是『尊重勞動』卻漸漸為人們所忽視。我們一邊在感謝環衛工人等普通工作者對我們辛勤付出的同時,另一方面又看不起他們的勞動形式,因此我們往往只流露出憐憫,而不是發自心底的尊重。

  將來,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會有越來越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從事這些普通而平凡的工作。君不見北大豬肉佬??陸步軒利用他媲美庖丁解牛般的出色技藝幫助『壹號土豬』成功趕上了互聯網的大潮,成為第一個『出欄』面向大眾消費者的互聯網+豬肉品牌。

  十三五以來,我們一直在強調工匠精神,強調用技術和服務助推產業昇級,但是如果沒有高學歷的人纔進入這些我們認為的『低端』行業,並利用他們的知識和創新思維進行改革創新,那麼中國的制造和服務離邁向自動化和現代化將永遠有一步之遙,吃虧的也終將會是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稿源:湖北日報網

  作者:呂謙

責任編輯: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