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事業穩定日子平淡她有位好老公卻覺得生活沒意思
『老公像個木偶,生活沒激情。』蔣女士用一句話概括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況。她年近40歲,老公比她大兩歲,當年自由戀愛結婚,一起打拼事業,每天像打雞血似的。現在進入不惑之年,事業穩定,生活殷實,但生活反而變得沒有意思。蔣女士很懷念過去一起打拼的日子,生活每天充滿激情,現在這樣毫無激情的生活令人窒息。她曾經通過網聊來尋找刺激,但覺得這樣對不起丈夫,心情特別復雜。
為生活,夫妻年輕時拼事業
『我們都不是南寧本地人,都是在南寧讀書,然後留在南寧工作、安家的。』蔣女士說,回想當年為了在南寧立足沒日沒夜打拼的歲月,蔣女士感慨萬千。她說,那時候雖然很苦,但生活每天都是充實的,對未來有無限憧憬,對生活充滿無限期待,每天一睜開眼就覺得激情滿滿。1995年,她剛讀中專時,就與同校的學長唐先生互生好感,但一年後,唐先生畢業,他們還沒有真正開始戀愛就分開,但遇到什麼問題,她總是喜歡找唐先生。畢業後工作不順利,她換工作,唐先生也一直陪伴她外出找工作。『不如我們一起創業吧,不上班了。』蔣女士說,當時換了好幾個工作都不順利,她就跟唐先生商量一起創業,自己當老板。唐先生也是迫於生活纔乾當時的工作,聽到她這麼有信心,他也辭職。兩人有了共同的理想和奮斗目標。
蔣女士說,當時沒有什麼資本,也沒有什麼靠山,兩個人全靠激情和汗水,倒買倒賣,後來乾脆到菜市場開攤做小本生意,一起打拼兩三年,收入相對穩定。生活有了保障,他們20多歲就登記結婚,婚後不到一年她就懷孕,有了孩子,他們的努力更有奔頭,生活更有方向。
『當時我們還是租房子住呢,但每天都過得很幸福很充實。』蔣女士說。
念妻恩,丈夫讓她拿主意
蔣女士和丈夫唐先生都來自農村,但相對唐先生,她的家境比較好,當年他們的創業啟動資金,主要是靠她家的支持。
『在談戀愛時,都是我主動多點,說要創業,也是我提出來的,所以我也願意出這錢。』蔣女士說,當年她負責籌錢創業,從父母那裡借了幾萬元,然後到菜市場擺流動攤,倒賣一些生活快消品賺取差價。乾了一兩年,他們就在菜市場租固定攤位開攤做生意。生意做起來之後,唐先生特別感謝她,說如果不是她提出要創業,也許他這輩子都給別人打工,如果不是她出錢來創業,他有心創業沒這能力和膽量。
『我老公特別懂得感恩,我說那些都是我願意的,但他總說他一輩子都感謝我。』蔣女士說,唐先生不管是在艱苦創業時,還是在生意做大以後,都聽她的話,她說什麼他都照辦,他不讓他乾嘛他肯定不乾嘛。
蔣女士說,開攤做生意幾年後,她又大膽提出來要注冊成立公司,專做生活用品批發生意,她老公全聽她的。2007年,他們注冊成立公司,代理了幾十種日用小商品的批發,生意越做越大,生活極大改善,不僅他們小家的生活改善,他們還回農村老家建起房子。為此,老公更是讓她大小事情都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