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大學生愛追奇葩選修課 柯南引爆二次元三次元
2017-04-10 09:32:33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學生選老師,最好老師也能選學生

  當又一輪《影像中的生死學》課程結束時,一名學生走過來告訴陸曉婭,她的課打破了大學中流傳的『上課耽誤學習』這個說法。

  陸曉婭是著名的心理學專家,她在北京師范大學開設的『影像中的生死學』選修課,被學生認為『是一門非常有深度的課程』。在這個很少有人涉足的談生論死的平臺上,她用電影帶領學生去思考『生命的態度與終極關懷的探索』。

  『學生們如此渴望學習,他們希望在大學所付出的時間和金錢,能夠真正在精神上、知識上提昇自己。』陸曉婭說。

  目前,大學裡五花八門的選修課,被認為是『大學在自主辦學權下的摸索和創新』,它們不僅顛覆了傳統大學課程的理念,也集結了一支『精銳之師』。雖然『選一門非本校教授上的課,是挺冒險的』,因為『他們不知道老師是何方神聖,道行深淺』,但最終被學生追捧的,無論是校內教師還是外聘教師,不僅『人格魅力沒的說,知識儲備也是棒棒噠』。

  但是,作為選修課,目前很多高校的課程管理系統,只能學生選老師,老師卻不能選學生。

  一些懷著好奇心選修中山大學醫學院《哈利·波特與遺傳學》的學生,課上到一半就走掉了,『不講魔法,差評』。

  授課教師陳素琴說,這門遺傳學課程要探尋的是:『哈利與伏地魔都是斯萊特林的後裔,生活環境也很相似,而為什麼性格卻截然相反?』

  『遺傳學是一門枯燥的課程。國外有不少科學家以《哈利·波特》為模本來研究醫學、生物學,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做學術研究,卻用調侃輕松的方式表述出來。』陳素琴說。

  而在《中國墓葬文化》課程上,為了『揚課程所長』,楊洋一般會在課上點兩次名:第一次是開學第一課,目的是了解選課學生的專業;第二次是期中,看哪個專業的學生缺課率高,以反思該如何調整講課內容。如果美術專業的學生居多,他會重點講墓葬的壁畫、陪葬器物的造型、人物造像等;如果表演類學生佔多數時,他則會側重講墓葬的祭祀儀式、祭師形態等。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設置門檻會讓學生更珍惜機會,從而在學習上更投入。』陸曉婭說,在哈佛大學開設『法律·道德·心理:透過電影的探討』的阿倫·A斯通教授,就設置了自己的門檻,二年級、三年級和法律碩士的學生有優先權,且需要先提交1000字對某部電影的評論,他從中選錄22人。

  在無法選擇學生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教學質量,陸曉婭堅持將選課人數縮減到35人,但是仍有不少碩士生博士生從外校趕來『蹭課』。

  『我怎麼可能把他們拒之門外?』陸曉婭說,『我內心是多麼喜愛這些學生,他們不僅讓我感受到這門課真的有價值,而且也讓我更加願意「相信未來」。』(記者張文凌實習生劉雪)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