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器店窗下貼有一張純手工繪制的路線圖,引導顧客穿過40米長的小胡同進店


壽衣店將一塊墓碑底座墊在窗下充當臺階
北京市針對臨街房屋『開牆打洞』問題,采取了力度空前的整治行動,收效頗為顯著。然而有些臨街商戶並未因此偃旗息鼓,除了普遍存在『隔窗經營』現象,部分商家還采用專人引導、貼手繪地圖、協助顧客翻牆等多種手段,招攬顧客進店。為此,部分店鋪所在的居民樓門禁形同虛設,不少居民反映『以前是樓外亂,現在是樓裡亂』。
顧客繞道出入居民樓
地點:西城區月壇北街、東城區光明東裡
商家類型:鮮花、美甲店
在月壇北街,北青報記者發現一些位於居民樓的門臉在封堵後,仍在營業,一家鮮花店在防盜窗內張貼有醒目的廣告招牌,還在窗戶外擺放花卉。一位樓內居民告訴記者,現在來這家店消費的顧客都需要從小區內側的居民樓門進入,商家為了顧客能夠自由出入店面經常用磚塊卡住樓道門。在記者走訪當日,現場情況也確實如此,原本憑磁卡開啟的樓道大門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門禁系統形同虛設。
而在對東城區光明東裡35號的一家服裝店走訪過程中,北青報記者更是遭遇到一位居民的仔細『盤查』,在亮明身份後,該位居民纔對記者打消了戒心。他告訴記者,商戶繼續在居民樓內營業,自己最擔心的還是人員復雜而帶來的安全隱患。在記者走訪中也有居民向記者反映『以前是樓外亂,現在是樓裡亂』。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