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與法
搜 索
兼職『刷單』月薪上萬? 這類詐騙專盯大學生
2017-04-10 20:41:13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張璐瑤 曾祥龍 黃康靈 蘇洪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9日發布會現場展示涉案銀行卡和手機等物品 羊城晚報記者 黃巍俊 攝

  廣東省公安廳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今年,廣東警方繼續組織開展嚴打整治網絡犯罪『安網』專項行動,嚴打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黑客攻擊破壞、網絡詐騙等各類突出網絡犯罪。

  3月下旬,省公安廳部署全省19個地市公安機關在境外多個國家和境內14個省區市同步開展『安網1號』『安網2號』專案收網行動,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90餘人,破獲案件740餘起,初步查明涉案金額1億餘元。

  廣東省公安廳網警總隊總隊長李正祥透露,在打擊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和黑客攻擊破壞方面,廣東警方將集中力量偵辦一批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大案要案,打擊整治一批提供『黑接入』『黑通道』『黑卡』『黑應用』『黑網站』的重點企業和人員,以及提供計算機漏洞、木馬程序、『肉雞跳板』的黑客人員。

  同時,警方將加強對電信運營商、第三方支付平臺、網絡群發業務等的監管,切斷網絡犯罪的利益鏈、信息流和資金流。

  行動中,廣東警方還將著力強化網絡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改。

  水利、電力、民航、通訊等國計民生行業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以及黨政機關等部門的政務網站,是此次排查整改的重點。公安機關將對這些重點目標對象全面摸排梳理,逐一建檔入庫,實行精細化管理。

  警方還將全面整治利用加密代理、跨境私設通道等『黑通道』進行的翻牆行為,推動全省互聯網數據中心全面落實實名登記等措施,並開展移動應用平臺的監測、通報、處置和曝光。

  足不出戶,月入過萬?

  安網1號

  網絡兼職『刷單』當心落『套路』

  廣東省公安廳透露,3月21日至28日,省公安廳組織全省19個地市公安機關在境外多個國家和福建、廣西、海南、湖南、雲南等12個省區市同步開展『安網1號』打擊整治網絡兼職詐騙違法犯罪案件集中收網行動。

  截至目前,行動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80餘人,破獲案件740餘起。『這是我省公安機關第一次組織對網絡兼職詐騙犯罪實施跨國跨省大規模集群戰役。』廣東省公安廳網警總隊總工程師郭宏偉說。

  現狀網絡兼職詐騙泛濫

  郭宏偉介紹,今年以來,網絡兼職詐騙違法犯罪泛濫,很多高校學生深受其害。

  2016年6月,廣州警方接到群眾報案,稱其通過互聯網搜索引擎找到一『刷單』兼職廣告,並按照廣告提供的QQ指引購買虛假商品意圖賺取傭金,結果到一定金額大單時,承諾返款的團伙消失。

  與此同時,深圳、清遠、韶關、珠海等地相繼接到在校大學生被以網絡兼職『刷單』『刷信譽』為名進行網絡詐騙的報警。

  該類案件引起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廣東公安機關立即組織對今年以來發生的網絡兼職詐騙警情進行集中梳理,在騰訊公司的協助下,分析排查出詐騙團伙30多個,並將其列為『安網1號』專案。

  3月21日至28日,全省共打掉詐騙團伙30餘個,偵破案件740餘起,刑事拘留160餘人,查封詐騙分子使用的微信、QQ號碼1600餘個,封堵詐騙分子搭建的虛假購物網站40餘個,已核明被騙金額達550多萬元。

  套路三步騙你兼職刷單

  民警介紹,案件中,詐騙分子只需三步就可以實現詐騙。

  第一步,詐騙分子在QQ群、網絡論壇等發布『兼職』,一旦有人『上鉤』,就加其QQ或微信。

  第二步,讓『兼職』者填注冊申請表,然後發需要刷單的購物鏈接給事主,讓事主按要求刷單。『主要以電話卡、游戲點卡等虛擬商品為媒介,』辦案民警介紹,『比如面值100元的電話卡,事主購買後,將賬號密碼給詐騙分子,而後詐騙分子會向其返現105元。』

  第三步,幾次小額『刷單』,詐騙分子如約『返現』,待發現事主放松警惕後,就讓事主刷一個大單,而後消失。『比如幾個小單後,告訴事主「這樣太麻煩了,不如一次搞個大的」,要求事主去刷一個5000元左右的大單,承諾回報也更高。待事主購買後將賬號密碼發給詐騙分子,他們就消失了,再用事主刷來的點卡套現。』民警介紹。

  對象大學生成主要目標

  郭宏偉介紹,從收網行動破獲的案件看,當前廣東網絡兼職詐騙違法犯罪的主要侵害對象多為缺乏社會經驗的在校學生、家庭主婦、無固定職業的年輕人。一名去年剛畢業到深圳求職的大學生『小佳』(化名),就被刷單詐騙團伙騙去萬餘元。深圳網警於3月下旬在安徽省廬江縣抓獲陳某龍。據嫌疑人陳某龍供稱,其專門針對在校大學生或剛參加工作想利用空餘時間賺錢的年輕人。

  『這些群體社會閱歷少、工作時間零碎、網絡安全防范知識欠缺,容易輕信網絡詐騙廣告。而且,他們一般都比較年輕,經濟收入不高,一旦上當受騙,容易做出極端行為,傷害自身甚至危害社會。』郭宏偉說。

  郭宏偉告訴記者,此類案件中,詐騙團伙可以『隱身作案』。『詐騙分子只需要通過在網站上發布虛假招聘、兼職信息,即可尋找到作案目標,並使用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快速轉移贓款,並不與被害人發生直接接觸』。

  炒現貨賠大了,還以為正常虧損?

  安網2號

  廣東破首宗網絡虛假期貨現貨投資詐騙案

  廣東省公安廳透露,3月27日,廣州市公安機關在廣州、東莞和上海、湖北、湖南、廣西等地同步開展『安網2號』打擊虛假期貨現貨投資平臺網絡詐騙專案收網行動。行動共摧毀窩點10餘個,抓獲嫌疑人100餘人,涉案金額近1億元。這也是廣東公安機關偵破的首宗利用互聯網虛假期貨現貨投資平臺實施網絡詐騙的案件。

  『目前,利用虛假期貨現貨投資平臺實施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多發高發,已形成公司化、專業化的產業鏈條。』廣州市公安局網警支隊支隊長彭風華說。

  案發『合作炒股』,半月被騙11萬

  2016年4月,廣州一事主向警方報案,稱其被華某投資諮詢管理有限公司的人員利用一期貨軟件,以『合作炒股、做現貨』的方式,半個月內詐騙了11萬餘元。

  警方初步偵查發現一個利用互聯網架設虛假期貨現貨投資平臺實施網絡詐騙的犯罪團伙。初步統計受騙投資者眾多,涉案金額過億元。省公安廳與廣州市公安局迅速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

  經偵查發現,該團伙有成員100餘名,涉及平臺設計公司1家、投資期貨公司10餘家,人員遍布廣東、上海、廣西、湖南、湖北等5個省份。

  3月27日,專案組在多地同步開展收網行動,摧毀窩點10餘個,初步統計涉案金額近1億元。

  騙術期貨漲跌,全由騙子控制

  辦案民警告訴記者,該案件團伙向平臺設計公司購買虛假平臺,再通過互聯網發展各級代理,並冒充『專家』利用QQ群、視頻直播等方式推薦內幕消息,最終誘騙事主登錄平臺進行『投資』。

  『實際上,平臺參數他們可以自己隨意修改,行情漲跌完全由自己控制。』辦案民警說。

  如何吸引客戶上鉤?民警介紹,這伙人會先在網上買有投資意向的相關公民信息,精准打電話推銷,或在網上建立『理財群』吸引客戶。

  『該案涉及多類投資平臺,包括炒期貨、現貨、貴金屬等。實際上,這些平臺都是假的,往往「操盤手」在後臺修改參數後,就會提前告知業務員,業務員再以「專家」的身份向客戶推薦投資,相當精准。』辦案民警介紹。

  此類不法投資平臺仿真度高,有的甚至還獲取了政府的批文。

  一旦決定投資,客戶賬戶就要與交易平臺綁定。表面上,投資款是進入了平臺的第三方賬戶,實際上,嫌疑人可隨時將第三方賬戶中的錢轉入其私人賬戶。

  『前期,事主或許能賺幾筆,最終,嫌疑人都會用平臺操縱,以虧損的理由將事主賬戶裡的錢全部轉走。』民警說,『很多受害人甚至到案發後還不知道自己被騙,以為是正常虧損。』

  對象關注理財的中年人士

  辦案民警介紹,此類詐騙中,該團伙一般選取40歲左右、有一定經濟能力、且平時對投資理財比較關注的人群為詐騙對象。

  團伙以投資公司的名義掛牌經營,團伙內部有『股東』『分析師』『操盤手』『代理商』『業務員』,角色分工明確。

  其中,交易平臺的總部人員包括『股東』『分析師』『操盤手』,他們並不直接和客戶發生關系,而是招攬『代理商』,由『代理商』的『業務員』利用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精准發展客戶。『嫌疑人中,還有不少就是計算機專業的,水平相當高。他們還有專門的話術引客戶上鉤。』民警說。

  據了解,該案中,受騙事主少則損失數千上萬元,多則達幾百萬,有些人甚至還抵押了房子,拿出退休金來投資,結果血本無歸。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