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互聯網進入『直播時代』,學校食堂的後廚如果開設直播間,你知道會直播些什麼內容嗎?
日前,教育部發文鼓勵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在廚房、配餐間等安裝監控攝像裝置,多地校園食堂後廚也已實現電視或網絡直播。後廚直播的效果如何?能否遏制校園食品安全事故?還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中新網記者進行了調查。

資料圖:某高校食堂。燕武阿琳娜攝影報道
校園食堂後廚直播播些啥?
——包括配餐、消毒洗碗等多個環節
近日,教育部發出通知,鼓勵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在廚房、配餐間等安裝監控攝像裝置,實現食品制作實時監控,公開食品加工制作過程,自覺接受學生及家長監督。
中新網記者梳理發現,湖北、四川、遼寧、浙江等地的部分中小學、幼兒園、大學校園食堂的後廚已經實現視頻監控,並在就餐區以電視直播的方式展現在師生面前。
據媒體報道,山東青島已啟動『食安亮化』網上視頻直播工程,記者登錄『愛青島』APP後,可以觀看到數十所中小學、幼兒園的後廚直播,包括配餐、消毒洗碗等各個環節的監控,公眾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進行監督。
後廚直播為何引關注?
——校園食安事故影響惡劣
舌尖上的安全,從來是中國人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食品安全問題一旦牽涉到校園食堂,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往往極為惡劣。
據媒體報道,2016年10月,河北正定縣弘文中學數十名學生發生食物中毒,學校食堂分餐處被查封,相關校領導被撤職;12月,河南信陽一學校數十名學生食物中毒,涉事學校校長和分管副校長被免職。
這些還只是校園食安問題的冰山一角。根據國家衛計委此前發布的《2015年全國食物中毒事件情況通報》顯示,學校集體食堂是學生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的主要場所。
因此,為保障校園食品安全,『明廚明灶』、『陽光廚房』等一系列要求和鼓勵學校食堂後廚安裝監控、實時直播的行動正在各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