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社會  >  社會萬象
搜 索
初二女生作文《願你》走紅 網友質疑網絡小說多了
2017-04-14 08:50:34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一摞作文本擺在辦公桌上,看到《願你》時,北京四中語文教師王允忍不住畫了很多條紅色波浪線,『每一句都是那麼舒暢,就像泉水在心間流淌。』她抄起手機,像往常一樣,拍下文章,發到了朋友圈。

  『願你付出甘之如飴,所得歸於歡喜。』

  『願你的流淚每次都是喜極而泣,願你精疲力盡時有樹可倚。』

  『願你的世界裡天天都是好天氣。即便忘了帶傘也要告訴自己:寶寶今天偏要淋雨!原來驅趕陰霾的太陽是明媚的自己。』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張詠言的作文《願你》

  一個月前,北京四中初二語文組圍繞主題教學『人生導航』,借鑒書信朗讀節目『見字如面』的形式,讓學生寫一封信。

  學生張詠言的《願你》在朋友圈得到了很多贊譽。幾天後,有人把文章貼到了微博@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人民網轉發後,閱讀量很快超過800萬。隨後,數十個大V開始關注,評論裡,也逐漸出現了褒貶不一的評價。朋友們陸續給王允發來網上的截圖,她纔感覺『這事好像鬧大了』。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學校見到了這位語文教師,『文章就像孩子模仿父母口吻寫給自己的期望,說出了很多中年人想說的話。翻到最後,纔發現是她寫給未來的自己的。』王允說,這篇文章讓很多人再度重溫青春,能這麼火,她也很意外。

  一年前,王允開始任教張詠言所在的班級。為調動孩子們的寫作熱情,她玩起了自媒體,教室裡懸掛的『晴耕雨讀』四個字成為微信公眾號的名稱。公眾號的內容多是學生們的日常——父母和孩子以《我們仨》為題一起完成的文章;學生們的配樂朗誦、詩歌仿作、古文改寫;一位學生把《送東陽馬生序》作者宋濂的經歷改寫成歌詞並配樂演唱;期中考試前,各科大神把筆記發了上去,一位學霸用漫畫畫出了英語復習秘籍。

  起初,微信公眾號上的內容,王允會逐字逐句修改,之後逐漸讓學生去參與,培養了一個五人小編團隊。漸漸地,張詠言修改過的內容,開始充滿了情感和節奏。原本一篇中規中矩的文章結尾,張詠言為其注入了『生命』:詩讓我們變得感性而柔軟,善良而有內蘊。激昂熱烈也好,沈郁迷離也罷,願我們,都活成一首首的深情。

  文章走紅之後,北京音樂廣播電臺聯系學校,挑了包括《願你》在內的4封學生信件作為廣播素材。臨近深夜11點,家長和學生准時守在電臺前收聽。

  王允覺得,《願你》的偶然走紅,也與對學生寫作的培養有關。

  閱讀是學校裡永遠繞不開的話題。最近的閱讀季,校園各個角落都掛著被剪成了風箏狀的紙張,上面印著文學作品,統一用紅色絲帶串起;教師們仿照央視節目,舉辦了詩詞大會比賽;校門口的櫥窗,貼著學生給詩歌作的畫——一個女孩站在泉水旁凝望,畫風寧靜幽冷——這是張詠言對林徽因一些作品的理解。

  教書這些年,王允第一次和學生成為輿論焦點。文章剛火起來的時候,她和張詠言開玩笑:『你現在成大網紅啦。』

  隨後,有網友指出,文章中的句子有模仿痕跡,其中,被傳閱最廣的那句——『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與一本書名雷同。批閱作文時,王允也發現這句並非張詠言原創,『但是她記住了這句話,並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這句話點亮整篇文章,這是值得鼓勵的。』

  平時,王允會有意讓學生們仿寫經典作品。一位學生讀了《星星和蒲公英》後,寫了首『四中與籃球』——藍色的海洋搖旗吶喊,就像狂風在空中呼嘯。球員的經歷,我們看不見,看不見它卻在那裡;張詠言和同學根據《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完成了詩歌《我說你是盛夏的香樟》《你是人間的焰火》《你是六月的雨》。

  半個月以來,王允思考了很多,『原創的確可以自由自在地表達思想,但在成文時,有表達不到位的地方,適度借鑒模仿,可以更有章法地呈現。一篇好文章,最關鍵的是看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核是否精彩。』

  對於這篇文章,張詠言的家人也給出了正反兩方面評價。父親直言『創造力不夠』,但安慰她,早期學生作品都只不過是智力訓練,經由模仿和吸收,逐漸學會把文意准確地表達出來。

  張詠言說自己讀的書與同齡人相比並不多,但她對文字很熱愛、敏感。初一時,她在全國微書評大賽中獲獎。那是一篇《小王子》的讀後感,其中一句引發了很多人共鳴:我們不能保持永遠,但我們可以渴望永遠,永遠渴望著,自己最初的模樣。對於『背誦好詞好句串成雞湯文集錦』的評價,張詠言也有過思考。五六年級時,她喜歡讀青春類小說,風格清新,詞藻華麗。父母擔心她只會寫那種多愁善感的內容,提醒她要增加文化底蘊。張詠言發現,一些很美的句子因為沒有份量很快就被淡忘,橕起文章深度的,還是經得起考驗的思想。

  《願你》走紅網絡後,也有網友提出質疑,是不是現在孩子看網絡小說多了,只會寫傷春悲秋的句子?

  王允也擔心學生們把握不好閱讀流行文學和嚴肅文學的分寸。在她看來,流行文學也有正面的內容,比如一些流行文學裡構建的世界,宣揚的主題和寫作方式上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責任編輯: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