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熱播反腐劇《人民的名義》中,大風廠廠長蔡成功因向山水集團借過橋貸款,引發了一系列矛盾衝突。在現實中,有一種面向自然人的高息、短期過橋貸款,名為現金貸。從天而降的一筆錢,看上去很美,然而借款人一旦無法及時清償,就會掉入擺脫不掉的夢魘。近日銀監會正式發文,要求做好現金貸業務活動的清理整頓工作,禁止欺詐、虛假宣傳,不得違法高利放貸及暴力催收。近年來野蠻生長的現金貸迎來監管風暴。
年息高達100%至300%
現金貸是現金貸款業務的簡稱,有時也被稱作現金分期,是一種授予自然人無擔保、無抵押、無使用場景限制的信用貸款,借款方式和還款方式靈活方便,審批及時,到賬快速。從2015年開始,隨著消費金融在我國的發展,現金貸逐漸興盛起來。
目前市場上關於現金貸的分類多種多樣,有的按照還款方式分類,有的按照借款期限分類,有的按照參與主體背景的不同分類。若按第三種方式分,可以具體分為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系、電商系以及P2P網貸系四類。前三類比較正規,問題較多的是第四類。以工行融e借、建行快貸、招行閃電貸等產品為代表的銀行系現金貸的特點是借款金額高,借款期限長,服務對象是銀行星級客戶。有些銀行的現金貸的貸款額度可以達到二三十萬元,期限甚至可達10年以上。消費金融公司做現金貸的時間最長,比如北銀消費金融的輕松e貸、捷信消費金融的消費現金貸等。貸款額度較小,從1萬到5萬左右,有些可以循環授信。以螞蟻借唄、騰訊微粒貸、京東金條為代表的電商系現金貸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淘寶店主、微商等,額度也可達30萬,但期限最長不超一年。P2P網貸各家平臺的現金貸產品差異較大,也是銀監會此次整頓的重點。它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中低收入人群,代表產品是宜信宜人貸、搜狐搜易貸等。
若按貸款利率從低到高排序,利率最低的是銀行系產品。比如工行融e借針對星級客戶的一年期貸款利率最低可至央行基准利率4.35%/年。大部分銀行推出的現金貸或基於信用卡的現金分期產品的年利率在7%到12%之間。其次是電商系貸款。比如螞蟻借唄最低日利率萬分之2.5,換成年利率就是9%;騰訊微粒貸日利率萬分之五,年利率18%;京東金條年利率從14.4%到36%不等。對於店主來說,經營利潤基本可以覆蓋借款成本。再次是消費金融公司,年利率通常在16%到25%之間。利率最高的是P2P網貸平臺,借款額度通常只有幾千元,最高不過四五萬元,但利息卻高得驚人。比如某平臺的借款綜合服務費為每日0.3%,折合每年108%!麻袋理財研究院指出,超短期現金貸平臺基本上會利用信息審核費、管理費或者服務費等各種名義的費用收取代替利息,實際借款年化利率高達100%至300%並不罕見。
貪小便宜『被貸款』
既然利息這麼高,為什麼還有人借呢?難道都是為了應對緊急情況迫不得已嗎?記者發現事實並非如此。除了一些中小企業應急周轉之外,很多人使用現金貸有兩個原因:一是對『日息』不敏感,又控制不住消費欲望;二是貪小便宜吃大虧,無意中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有些現金貸機構的宣傳雖然不是虛假宣傳,但卻帶有迷惑性。『目前很多平臺宣傳的都是日息、月息。用戶借1萬元借一年,每天利息10元,看上去不多,實際上年化利率已經達到36%。因為用戶對日息不敏感,所以在美國,政府強制要求所有小額現金貸必須以「年化率」展示,而一旦按照正規的方式計算,利息就變得驚人了。』
隨著借貸市場日益活躍,近年來冒用他人名義騙貸的不法分子越來越多,他們利用老百姓貪小便宜又缺乏金融知識的特點,肆無忌憚地實施各種貸款詐騙活動。市民石先生告訴記者,他在河北保定老家的母親從未申請過任何貸款,近日卻接到一家消費金融公司的催款電話,說她有一筆2萬元的貸款已經逾期90天。石先生詳細了解後纔得知,原來母親參加一個保健品推銷活動時,為了領取價值不菲的保健品,被銷售人員索要了身份證、手機號、家庭住址、銀行卡號、短信驗證碼等隱私資料,結果很有可能是保健品公司的人員冒用石先生母親的名義申請了貸款。直到三個月後貸款到期,老人纔發現,這時再找那家保健品公司,哪裡還有蹤影。像石先生母親這樣稀裡糊涂地陷入『被貸款』騙局的受害人不在少數。
還有一些受害人是網購時遭遇貸款詐騙。比如詐騙分子冒充淘寶商家,以缺貨退款為由要求買家在一個網頁上注冊,名為辦理退款手續,實則是誘騙買家申請一筆貸款,最後再把打入買家賬戶的貸款轉走。在這種情況下,消費金融公司和貸款人都是受害者。然而一旦消費金融公司起訴貸款人,而貸款人又拿不出證據證明自己上當了,就會處於非常不利的境地。